第9章 少林劫难,武当兴起(2 / 2)

倚天传 山中白云 10445 字 2023-05-19

此刻张三丰性命攸关,想起老道长的重托,心想不如先委曲求全再另当它论,于是便对高元道:“大人既有神功盖世,张三丰自当奉命。”高元笑道:“好!日后李国师将亲自招抚,切莫怀有私心。”说完扬长而去。

随后李清泉果真亲自前来招抚,杨成文相随,另有大队元兵,那泰山、恒山、崆峒等派不在话下,皆奉李清泉为武林盟主,来到少林寺后,少林寺依旧闭门不出,李清泉用屠龙刀砍开山门,十三棍僧还欲低抗,却被杨成文力挫,无色无相禅师圆寂后只剩天鸣禅师为高手,却又受重伤,少林寺再无人能相抗,天鸣禅师叫来弘恩法师对他言道:“弘恩徒儿,我少林寺今番遭遇空前大难,在劫难逃,我寺与李清泉高元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们武功甚高我等不得不另僻他径,我今将方丈之位传于你,你先委曲求全,再拜那高元为师,认贼作父,从长计较,你可明白?”弘恩跪地痛哭不已。

天鸣捧来衣钵交于他道:“此事机密,只可付于你一人而知,等你学到无上之功,再持此信物去莆田少林下院,找那里的方丈,少林两院为一家,必能相助。”天鸣说完便打坐闭目不言,弘恩上前查看,天鸣已圆寂。

丈室之外的少林弟子还在与李清泉、杨成文争斗不已,但连战连退,直至丈室之前,弘恩法师打开门,少林弟子一捅而入,但见天鸣方丈已圆寂,尽皆跪地,弘恩道:“众少林弟子,天鸣老方丈已圆寂,我奉老方丈遗命为本寺方丈。”又对李清泉道:“我寺愿奉李国师为武林盟主,愿服从朝廷裁处。”众少林弟子惊愕不已,有人叫道:“弘恩认贼作父,我不奉命!”有人道:“此非老方丈遗命,乃是弘恩一己之愿,我等恕不奉命。”还有人道:“是他杀了老方丈,夺了衣钵。”众人道:“我们誓死与少林寺共存亡,杀了弘恩,为老方丈报仇。”

李清泉命元兵围了寺院,准备放火烧寺,有几位少林高手与李清泉、杨成文交战,或死或伤或败逃,溃不成军,晚辈的寺僧都四逃而去,弘恩道:“国师,我代表少林寺已愿奉您为武林盟主,还望放过余人吧。”李清泉道:“少林寺只是你奉命了,余人都在负隅顽抗,料你也难以统众,不如一并解决了。”他下令放火,在弘恩一再请求下,终归保住了藏经楼,其余建筑尽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弘恩牢记老方丈嘱托,他将寺院交给了一位可靠弟子,随李清泉等人而去。

再说李清泉前来武当山,手捧屠龙刀,得意洋洋,张三丰前来迎接,李清泉看庙宇破败,对张三丰道:“你识时务归顺我大元,本官从前也是全真弟子,此番前来也欲光复我全真教派,怎奈一此宵小之徒不明,以致图炭生灵,本官也于心不忍啊。”又转头对杨成文道:“据我所知,杨大人的师父也是全真派弟子吧?”杨成文道:“是的大人,下官师父正是周伯通他老人家。”

张三丰高兴道:“原来杨大人也是全真派传人,我本少林弟子,只因师父觉远大师丢失经文,被赶出少林寺,辗转至此,得遇老道长相留,今又逢全真传人,真乃幸事。”“嗯,”李清泉满意地点点头,又对杨成文道:“吩咐下去,给武当山拨款十万两白银,修建庙宇宫观。”“是,”杨成文应喏,并对张三丰道:“原重阳宫经文被我师父周伯通收藏去了,后寄存在终南山古墓,日后本官会派人取来,希望你能发扬武当,光复全真。”张三丰谢过。

朝廷果真拨款十万两白银,只是一层层贪官污吏克扣了一半,只剩五万两,张三丰怕修不起来宫观,日后朝廷怪罪,怎奈自己孤家寡人,又难以与层层官吏讲理,只好四处化缘,并教授基本武功,赚取点费用填补。

慢慢地,那太和宫、紫霄宫、两仪殿渐渐拔地而起,最后这复真观却经费渐显不足,捉襟见肘,这“复真观”正是为复兴全真教而名,张三丰多次拜访名山大川,号召乡绅。

这天,张三丰继续在城里化缘,见一乡绅发布告,说爱子染疾,如能医治者,必赏金万两,张三丰想,如能得这赏金万两,何愁复真观之建啊,于是他抱着一试的心态来到乡绅家里。那乡绅姓宋,平日里也乐善好施,怎奈孩子贪玩,去山林里游玩,路上遇匪人劫财,那孩子也懂得些行侠仗义,于是便喊叫,那些歹人见一小孩,不以为意,仍旧杀人越货,那孩子竟然性起,不顾性命地扑上去与歹人搏斗,歹人击他一掌而去,从此这孩子便浑身发抖,纵然春夏时节亦寒颤不已,解开孩子后背衣服才发现有一黑色手印。

张三丰看后心想,莫非是古书上所言的西域奇功玄冥掌,我大宋几百年与西域相安无事,只是这元朝荼毒百姓,西域的牛鬼蛇神也开始进犯中原,实属可恨。张三丰所得觉远大师传授的九阳神功正是至阳之功,当下为孩子运功疗伤,寒气入体日久,这孩子又无内功基础,故而医治甚为不易,宋乡绅留张三丰住了一月有余,那孩子虽未全愈却也好了大半。

张三丰道:“宋乡绅,这孩子中的是玄冥掌,怎奈他无内功基础,我所学内功也有限,命暂时保住了,但却不能长寿,如能根治必须学我的内功心法,自行驱毒,我想收其为徒,带回武当山,不知您意下如何?”宋乡绅道:“道长哪里话,这孩子本以为无人能治,如今竟有幸遇道长,别说给您做徒弟,便是做牛做马也愿意。”

张三丰拜别了宋乡绅,带着那孩子奔武当山而去,走到一座桥上时,张三丰问那孩子:“孩子,你叫什么名?”那孩子道:“我叫宋潇。”“宋潇?”张三丰心里想着,“水,有阴寒之意,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名不甚吉利。”他望着即将离开的宋乡绅故土,问:“孩子,过了这座桥,是不是就出了你家乡的地段?”宋潇道:“是的,这座桥便是分界。”张三丰道:“孩子,我给你取个别名叫远桥吧,以后你可能要远离故土了。”宋潇道:“谢谢师父赐名。”

宋远桥成为张三丰第一位入室弟子,张三丰以前虽也收过徒弟,但只是胡乱学些简单拳脚,在宫观里帮帮忙,他们白天来学道学武,晚上还要回家侍奉父母,这宋远桥却是正式出家为道。

宋乡绅如约送来万两黄金,张三丰很快便修起了复真观,这复真观可谓奇观,它建在一座陡坡之上,有“一里四道门”“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等建筑奇迹。

单说这一柱十二梁,实为少林寺一高僧所设计,前面说过少林寺遭火灾,诸僧侣逃难,有位黄面寺僧,法名渡厄,他辗转多处,后闻武当山张三丰广收难民及武林人士,行侠仗义无数,便慕名而来。他想拜张三丰为师,弃佛学道,不料张三丰道:“我本也是少林弟子,怎奈师父丢了经书被逐出少林,我此生再无缘进少林,所幸遇本观老道长收留,而你为少林弟子,又来我观避难,真是乾坤轮转,缘份不浅。少林寺遭遇劫难,日后复兴还得靠你等,不如且居我观,日后再作他图。”那渡厄跪地道:“张道长真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收留我,真为我辈之幸。”

渡厄法师在少林本为建筑人才,他见复真观地势险竣,提了不少设计方案,令张三丰啧啧称赞。复真观内的五云楼,建筑在一斜坡之上,施工者们想了各种架梁方案,不免耗材多,又极占空间,且不美观,张三丰本欲放弃这五云楼,改建一亭台,渡厄法师看出张三丰的焦虑,这五云楼乃是复真观的奠基之作,岂可轻易修改建设计划,他苦苦思索,并用竹棍模型不断试验。

终于,他提出了“一柱十三梁”的设计方案,在中间立一柱,上面通出十三道梁,有长有短,分别支撑坡上坡下各处房顶,张三丰看后惊讶不已,随后道:“此乃天才之作,敢问渡厄法师如何想到此办法的?”渡厄道:“惭愧惭愧,这么久才想出来,让张道长久等了。贫僧是想到了我寺十三棍僧,故而想到此建筑。”张三丰又赞叹了一番。

而后,渡厄法师成了张三丰的座上宾,两人以师兄相称,渡厄法师给张三丰讲了十三棍僧的阵法变化,张三丰心有所悟,正因受此启发,后来创出了“神门十三剑”“真武七截阵”等武术阵法。可惜那“一柱十三梁”曾在一次武林决斗时,被踢断一梁,那建筑竟丝毫未受影响,后人也未曾修葺,于是便成了“一柱十二梁”,并保存至今。

杨成武听到这里道:“如此说来,弘恩法师和渡厄法师及张道长之为皆是权宜之计了。”张三丰道:“正是如此,你且看来。”说完张三丰手中拿出皇帝诰命,杨成武但见上面书道“元朝名士,天师后昆。……今封张三丰真人为‘大忠大孝大慈大悲南极会上群仙领袖玄玄演正武当继武真君’”看完后,张三丰用劲内力,那诰命在他掌中粉碎。郭襄仍旧不屑一顾。

杨成武道:“张道长今后是否有心驱逐鞑虏,光复我大宋汉人天下?”张三丰道:“我生为汉人,学一身武艺,定当为复兴民族大业为重。”郭襄终于转过头问:“如此说,你肯不肯杀了李清泉,夺回屠龙刀?”张三丰道:“我张三丰立誓,必手刃李贼,为全真派众道长报仇,夺回屠龙宝刀。”郭襄道:“既如此,君宝,我们还是好兄弟。”张三丰大喜:“姊姊如此说,我放心了。”

杨成武问张三丰:“张真人,你与那高元过招过,不知他使得哪一路哪一派功夫,是否有制敌之法?”张三丰道:“那高元武功极高,速度极快,非一般人所能看懂,更看不出何门何派,只感觉他内力奇强,变化极多,无从着手。”郭襄道:“君宝,你曾问我是否能背诵《九阳真经》,我且诵与你听,你看能否学成这全部神功之法。”说完,她背诵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阴到极盛,便渐转衰,少阳暗生,阴渐衰而阳渐盛……”张三丰洗耳恭听,开始喜形于色,但不久便越听越面无表情,等郭襄全部诵完,张三丰道:“姊姊所记与我差不多,仅多了一分补充,唉,要制那贼子,还得另辟蹊径。”

杨成武感觉尴尬不已,于是岔题道:“张真人是否听说江湖上其它武林中事,是否可以联络其它门派共相大事。”张三丰道:“这几年来我游遍五湖四海,也有此意,但自华山论剑后,东邪西毒等老一辈英雄大都过世,我中原武术日渐式微啊,人才凋零,一些西域奇人不断进入我中原,所谓何事不甚明了,像我徒儿远桥所中玄冥掌可见一斑,我中原必须有所克制才行,否则必将沦为刀俎之鱼。”

杨成武问:“不知张真人可有计较?”张三丰道:“我正广收弟子门人,选出类拔萃者,意欲开创多人阵法,以避自身之不足。”杨成武道:“张真人有意光复我中原武林事业,令人敬佩。”张三丰道:“惭愧惭愧。”

郭襄嘟囔道:“你要早去找我爹爹,我爹爹或许就把他的降龙十八掌传于你了,那屠龙刀或许也不至于落入歹人之手。”张三丰道:“我愧对姊姊。”杨成武又赶来打圆场:“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好歹我们终于能团结一起,共举大事。张真人,我哥说要将全真派经书取来交付于你?”张三丰道:“实有此事。”杨成武道:“那古墓进出都有机关,只有我们杨家人知晓,那经书切不可落入我哥之手,我感觉李清泉必有所图,我哥已陷入迷途,一时不能自拔,我们不如赶在前面把经书抢回来。”郭襄道:“此事是重中之重,我们须马上行事。”

张三丰安排了武当山观中事,托付宋远桥主持,与郭襄、杨成武、云陵四人共行,奔终南山下活死人墓而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