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之后不久,国家农科院的专家们就过来了。
联和乡的地理环境让他们感到相当吃惊,这里简直天生就是为种植石榴而生的“宝地”。
最关键的是这么一片宝地居然没有被本土品种的石榴所“污染”,完全可以成为一片摩洛哥软籽石榴的“独种优势”研发基地,可是相当难得的。
在老赤日的介绍后,大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以前水源没有断绝的时候,山上那一片地本来是可以栽种玉米和油菜的,滑坡以后水源断绝,前几年就变成只能栽种苦荞和土豆了。
也就是说那一带最早是农业用地,还相当高产,大家就没有想过要开辟成果园。
至于河滩地的情况也是大致如此,那里的摊地会在冬日旱季种蚕豆,蔬菜,涨水水线上会种油菜,油菜收完种秋玉米,也是属于比较高产的地段,不过要是某一年发大水,那就颗粒无收了。
在封闭的乡村,农技推广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例如在闽粤大家都喜欢养殖的番鸭,抗病能力强,出肉率高,肉质味道也优秀,在夹川就愣是推广不起来。
从幺舅将番鸭品种引入夹川开始,到老杨头家里也养上,这都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而且老杨头还是在白米几个乡第一个养番鸭的。
凉山州同样有这种情况,比如周至非常喜欢的紫洋芋,出了普格就联和乡还有种植,还是当年老赤日去“走毕摩”带回来的种子。
本土樱桃,基本集中在冕宁,而本土软籽石榴,出了会理就很少见。
石榴得益于保鲜期要长一点,自治州正在努力扩繁,现在算是出了县,而本土樱桃保鲜期最多十二小时,基本从冕宁抵达州府就是终点。
信息封闭,乡亲保守,农技普及不到位,都是农业优良品种扩繁和异地发展进度非常缓慢的原因。
这一次国家农科院带来的苗种除了摩洛哥石榴以外,还有一批美国甜樱桃的苗种,这也是李玉堂在得到周至提醒以后,才打听到的品种,而且这个品种已经在鲁省扩种十来年了,还完全不为外界所知。
农科院的专家们甚至还很惊讶,为啥远在凉山州的干部知道千里之外的青岛有这东西?
摩洛哥软籽石榴苗子实在有点精贵,又架不住李玉堂哭穷,既然提了出来,专家们正好乐得拿美国大樱桃苗子来充数。
至于说车厘子这种音译外来词玩法,是入不了专家们的法眼的。
美国大樱桃对土地肥力要求很高,每棵树结果之后需要追施的农家肥就高达四十公斤,因此联和乡虽然其他光照、温度、降水、土壤等一切条件都符合,可就这一条,便给卡得死死的。
这个周至是真没办法,就乡里现在的状况,要沤出这么多农家肥难度的确是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