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扬州事了,北上(求推荐!求收藏!)(2 / 2)

第二日,京郊大营五千人大军来到了扬州,随行而来的还有三司衙门的人,以及诸多生面孔,这些人略显青涩了许多,大都是新几届取士的进士举人。

看到这些人,林如海心知肚明,明康帝是想给扬州来一次彻底的大换血了,毕竟扬州本地的官员多与盐运之事有牵连,又多属泰康帝一脉,这一次扬州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儿,明康帝出手更是名正言顺了。

不过这些事情他也没什么心思管了,这次出手就已经让他自绝扬州官场了。

京郊大营那几个领头的将领,大都是勋贵集团的后人,见到林如海之后,大都是不咸不淡,他们是太康帝的簇拥,与明康帝尿不到一个壶里,自然对他这个明康帝的心腹也没多少好印象了,对此,林如海也不在意,各为其主罢了。

至于三司之人,大都是文臣一脉,可以说是明康帝铁杆了,林如海不仅是科举出身,又是明康帝的股肱之臣,他们自然亲近,与那帮京郊大营的将领们相比,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很快这些人就根据林如海提供的证据,理顺了此案,查察扬州各级官员,光下狱者就占了扬州官场的十之五六,牵扯出的大小官员竟有数百人之多,此事一经传回朝堂,又引得朝堂动荡不已。

明康帝更是大怒,现在大康最缺的是什么,是钱,各地的暴动,天灾人祸,都需要海量的银子去填。

一来镇压这些叛乱,就需要出兵打仗,只要是打仗,就需要钱,自古以来,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出动,那可不是几千两几万两就能了事儿的。

二来安抚灾民,这也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就算是数百万两也撑不了几个月。

可以这么说,明康帝现在都恨不得将一两银子掰成两半,当二两银子使,但是扬州倒好,官商勾结,倒卖食盐,中饱私囊,光是那些盐商就聚敛了数千万两的银子,他都恨不得直接诛了他们的九族。

到最后经过三司的抄家,扬州大小官员贪墨的财产也达到了惊人的两千五百万两白银,差点没惊掉了他们的下巴。

加上扬州六大盐商抄家所获,总计六千万两白银,当时就连三司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都红了眼,不过好在都没敢跨出那条线,这件事儿明康帝亲自关注,容不得他们偷奸耍滑,如此这般又忙了近一个月,才将扬州的首尾处理地差不多,随及在大军的护送下返回京城。

另一侧,贾琙沿运河北上,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取旱路再行北上,一路之上碰到的事情也还是不少,绿林中人见一个年轻的公子哥一个人出行,打主意的自然不少,不过最后大都是被贾琙宰了喂了河里的王八。

在那之后,贾琙又搭上了一个商队,出了二十两银子,搭了个顺风车,一路上也算安稳。

直到这一天,他们途径燕山附近时,碰到了一伙强梁。

商队总计有七八十人,有他们雇佣的镖师,还有自家原本的扈从。

镖师们来自保定府威远镖局,都粗通拳脚,个个人高马大,寻常就是五六人也近不得身,这群镖师大约有二三十人。

另一伙则是商队本来的扈从,他们有四五十个,虽不如那些镖师利索,但也是一个顶两的好手。

为首的是一个姓王的老头,老头名王善文,是江浙人士,善言谈,有经商头脑,偶然一个机会发现物品南北两地之间存在巨大差价后,便寻了几个合伙之人,开始了这走南闯北的买卖。

这么多年下来,财富越积累越多,手下的人也越发的多了,到现在成了一个商队,先前贾琙在和他的聊天中,也听说了不少的情报,老头说最近几年的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十年之前,各地远本没有这些强梁,只是这几年不知怎么回事,几乎每个省份不碰上一两个就不算是正常的。

对此,贾琙倒是若有所思,若是大康真的代替了大明,或许这些事情就不足为怪了。

大明后有一段时间是小冰河期,天气骤冷,作物减产绝产,那些平头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会寻找出路,强梁怕也是不得已的选择了。

“此山是我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