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屠龙者终成恶龙!(2 / 2)

“朱允熞,听方先生说,你最近都学会逃课啦?”

朱允熞闻言心里一阵发虚,但脸上却露出一副色厉内荏的表情。

“不用你管我!”

“你还不爱读书呢,你哪来的脸管我!”

朱允熥听了这话,顿时对着朱允熞的屁股一阵踢,踢得朱允熞直求饶。

“疼疼疼……”

“三哥别踢啦,我错了还不行吗……”

朱允熥见这孙子认怂,这才冷哼一声道。

“滚进去做功课,今天不做完功课,不许你出去玩!”

朱允熞朝着朱允熥做了个鬼脸,然后不情不愿地去偏殿,坐在三位替三哥批奏折的先生边上做功课。

杨新炉、高明等三人,看到皇太孙跟朱允熞的日常,无不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朱允熥在外间看了一会儿三位师傅替自己草拟的折子,发现几个问题,赶忙拿着折子跟他们现场讨论去了。

然而,讨论了一会儿,见朱允熞也不做功课了,只是睁着两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自己和师傅讨论,气得他当场将其撵了出去。

“到外边做功课去!”

“一会儿我开完会就检查,少写一个字,我就命人打你的屁股!”

朱允熞听到这话,满心不悦地拿着书本,朝着朱允熥做了个鬼脸这才离开。

朱允熥在将朱允熞打发走后,一脸认真地看向三位师傅。

“三位师傅,孤对你们草拟的这项建议有点不同看法。”

朱允熥说话的时候,将一份“分派售卖疏”的奏折递了过去。

经过近一个月的提升产能,朱允熥的很多作坊都出现滞销的局面,积压了大量的库存。

比如说香皂、琉璃器、火柴等物。

高明看了看奏折上的字,当场就提出了疑问。

“敢问皇太孙,这奏疏可有异议?”

“微臣之所以提议向各地官府分派售卖任务,也是参考了朝廷的法度。”

“朝廷的官办作坊,也是这么个售卖模式啊!”

朱允熥闻言摇了摇头道。

“你们在制定办法的时候,不能总想着参考朝廷的政令。”

“再者说,朝廷那么分派售卖任务就没问题了?”

“各种质次价高的农具,不都这么卖给老百姓了吗。久而久之,朝廷还怎么取信于民?”

高明听到朱允熥这样说,脸上腾地一红,默默地收回了折子。

杨新炉和秦亨伯闻言,确实满意地点点头,对朱允熥投去赞许的目光。

其实他们俩在高明草拟这个意见的时候,就知道这样做不妥。

因为朝廷就是这样做的,而且弊端非常明显。

两人之所以没拦着,可不是为了给高明挖坑,而是为了照顾老皇帝的情绪。

一旦他们这边另辟蹊径,跟老皇帝那边的政令有冲突,难免会引起老皇帝的不满,从而跟皇太孙生出嫌隙。

虽说老皇帝非常宠爱皇太孙,但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之间的权利争斗还少了?

汉武帝之太子刘据,隋文帝之太子杨勇,唐太宗之太子李承乾等等。

哪个不是皇帝钟爱过的太子?

可一旦当他们表现不佳,或者跟老皇帝的政见发生冲突,都会被老皇帝毫不犹豫地废掉。

因此,在秦亨伯和杨新炉眼里,只要老皇帝还活着一天,皇太孙还一天没登基称帝,这事都不能说万无一失。

不过,朱允熥能否定这个建议,也是他们俩始料未及的。

由此可见,皇太孙是有一定主见,深知老皇帝执政上的过失。

“敢问皇太孙,那依您之见,咱们作坊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应该用什么方式销售?”

“扑买吗?”

所谓扑买,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拍卖,不过在大明来说,更像是展销会和拍卖的集合。

朱允熥点点头道。

“这也不失为一个法子。”

“咱们的产品在应天府的市场饱和了,但在外地依然是紧俏商品,不愁找不到买家的。”

“而且,就算大明的市场饱和,也可以向日本、越南、朝鲜等地销售。”

“实在不行,还可以远销波斯、满剌加等地。”

“不过,孤想到的是另一个办法。”

“我们何不通过这件事,建立一个自己的销售网络呢?”

三人闻言全都露出感兴趣的表情,认真地盯着朱允熥。

“愿闻其详!”

“孤是这样想的,我们可以在县乡两级建立销售点,一边销售咱们的商品,一边采购其他百姓日用之物,打造一个便民杂货店。”

“同时,咱们还可以收购百姓家的多余产出。比如说蚕丝、鸡鸭、布匹等物,方便百姓将手里的货物换成钱。也可以接受以物易物,按照市价折扣等等。”

三人听到朱允熥这样说,无不眼睛一亮。

“皇太孙英明!”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百姓,还可以降低百姓对乡间大户的依赖,从而对咱们下一步执行一条鞭法提供不小的助力!”

朱允熥闻言,开心地拍了下桌子。

“对的!”

“孤就是这么想的!”

“三位先生之前不是跟孤说过,一条鞭法最大的问题是百姓手里没有银钱,想要换取银钱,就得遭受乡间大户们的二次欺压吗?”

“这回孤亲自派人去收,还可以跟百姓以物易物,彻底断了那些大户的路!”

高明见朱允熥竟然想得这样遥远,不仅应付了眼下的难题,甚至连十年后的政令改革都提前筹谋,心悦诚服地赞叹道。

“皇太孙真乃天生圣皇,微臣远远不如也!”

其他两人见高明都开始拍马屁了,也赶忙跟上。

“皇太孙高瞻远瞩,见微知着,实乃大明之幸,天下之幸啊!”

朱允熥听到三人这般夸奖自己,勉为其难地哈哈大笑了一番道。

“三位师父过誉啦,孤也不过是胡思乱想而已,哈哈哈!”

朱允熥嘴上谦虚,实际上对自己想出的办法非常得意,就差命人去城里放几车鞭炮庆祝了。

高明在夸完朱允熥后,又赶忙给朱允熥泼了一盆冷水。

“皇太孙,您的办法确实高明。然而,咱们现在账上没钱了,恐怕抽不出多少银钱来办这件事。”

“钱钱钱……”

朱允熥听到“钱”,也是一脸的为难。

不过,他倒不是没办法搞钱,而是不知道用哪个办法搞钱。

毕竟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放出来的是什么牛鬼蛇神就不好说了。

“钱的事孤自会想办法,你们还是帮孤想个名目,这种销售模式该叫啥呢?”

一提到起名,杨新炉这个起名废就不自量力的站了起来。

“微臣提议就叫便民坊!”

秦亨伯闻言摇了摇头道。

“此名不妥,不足以体现皇太孙的仁义之心。依我看,还是叫太孙便民店好一些!”

朱允熥闻言一个劲地摇头,暗忖这俩人取的都是什么破名字。

“高师傅,你什么意见?”

高明也不擅长起名,但皇太孙问到头上了,他也只能勉为其难地编一个。

“要不叫皇恩店?”

杨新炉和秦亨伯闻言,赶忙拍手叫好道。

“这个名字好!”

“皇恩店,既能体现出皇太孙的仁义之心,又不至于太过招摇。”

朱允熥闻言依然摇了摇头。

“还是不好!”

“孤倒是有个名目,不如就叫供销社吧。”

“供销社?”

三人咂摸半晌道。

“这个名字不错,供销供销,有供有销。”

“不仅名字好听,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朱允熥见三人没什么意见,当即拍板定下“供销社”这个名字。

只是涉及到具体执行层面,还得跟众人研究一下。

毕竟,供销社是要面向县乡一级的,这里边涉及到在哪些地方设点,还要招募成千上万的人手,以及采买百姓日用的货物等等。

三人就此事研究了三天,大大小小开了十几个会,最终敲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首先,以商业部的名义,招募一群商贾之流进行培训,充当各个店面的经理、掌柜之类。

其次,由商业部出面,公开招标一些民间作坊、商铺进行投标,进行统一采购。

最后,他们打算先在京畿附近做试点,等卓有成效之后再推行全国。

半个月后,京城第一家供销社——鼓楼供销社正式成立。

为了给供销社造势,朱允熥早在三天前就开始命人四处张贴告示,告知全城百姓,只要今天进店,不论买不买东西,都会奉赠鸡蛋一枚!

因此,天还没亮的时候,鼓楼大街就已经挤了几百人。有些沿街乞讨的乞丐,更是昨天夜里就躺在门口,只等着天一亮抢在最头里了。

京城的百姓如此热情,给了解奎非常大的信心。他当即命人提前半个时辰开店,引领着百姓有序进入供销大楼。

百姓们一涌入供销大楼,就被里边别出心裁的格局给震撼到了。

供销大楼不同于寻常商店,里边分门别类地摆放了几十个柜台,每一节柜台里都站着一个年轻的伙计,见到他们从柜台前路过,还会热情地打着招呼。

“大爷大妈,看看我们新到的香皂,用这东西洗脸、洗头可香了,都不用擦桂花油!”

“如果嫌贵还可以买胰子,这东西洗衣服最合适了,甭管多脏的衣服都能洗干净……”

在供销社的伙计们热情地促销之时,百姓们也在不住地比较着。

每当他们发现一件便宜商品,就会激动地招呼熟人。

“刘家婶子赶紧过来看呀!”

“他们店里的湖绸比外边整整便宜了三十文!”

刘家婶子闻言,反手招呼邻居道。

“你那算啥,你来看看这个琉璃碗,竟然才卖二百文,简直跟不要钱似的!”

“这东西放在别家店里,少说也要卖二两银子!”

一时间,本着来抢鸡蛋的京城百姓,啥时间被眼前眼花缭乱、琳琅满目给迷花了眼。

一个个只恨钱带的少,恨不得将柜台里的“便宜货”全都给搬回家。

朱桂也带着未婚妻徐妙清来了店里,只不过他身份特殊,直接走的特殊通道上了二楼。

相较于一楼的日用百货,二楼的商品档次就高了许多,价格也自然更贵。

这里非但有外边难得一见的珍珠翡翠,还有银作局精心打制的金银首饰。

“爱妃!”

“咱们大侄子说了,今天咱俩的花多少钱,都能记在他账上,你可以放心大胆的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