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朝的制度,便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制衡达至今日的局面。
在两江有三织造,在广南则有镇守中宫统筹办理内务府的各项事务。
贾蔷提到南洋贸易背后关系错综复杂,便是因为久经几代人的经营,许多海商都直接与间接地和内廷有着或这或那的关系,有些海商可能直接就是隶属内务府的皇商。
通过内务府的庞大网络以及新朝初建时的权威,皇帝通过强化对地方的掌控获取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朝廷也在和地方的博弈中胜出,得以收回相当的税赋,形成内务府、朝廷、地方三足鼎立的格局。内务府的设立让文官势力得以进入内廷,而失去权力的内官只能选择抱团对外,皇帝居中调停,达至一种巧妙的平衡。
这种平衡的实质其实就是势力划分上的平衡。
立国百年,大夏朝虽然已涌现许多积弊,但经历前明末年残酷的洗礼,社会整体还是恢复向上的,通俗的说就是蛋糕仍旧在做大着,尽管速度缓慢,但确实是在做大着。
在广南,镇守中宫除了担当抚夷安民的职责之外,还有一项特殊的使命,那就是监督广南海关的赋税,皇权的加强与介入直接使内务府从广南赚取了大量财富,不像前明万历皇帝为了不到三万两银子的关税和大臣闹得不可开交,同时内务府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贸易的效率,是以广南海关素有“天子之南库”之称。
而眼前贾蔷所面对的问题是,在势力已经划分完毕的广南,搞几条船小打小闹没问题,但如果继续扩张,势必和当地的势力产生直接冲突。
还有一条就是,哪怕你想加大货物的输出,可在吕宋佛朗机人的船只就只有那么多,增加货物的供应量最终只会拉低商品的价格。
佛朗机人也不是冤大头,他们除了亲自前来广南了解市场,还雇佣了当地牙人从中斡旋,还有一些移居南洋的汉人也参与到海贸之中,像有些人以为的只要拉一条船到吕宋,随便拉些什么货都能卖个盆满钵溢的好事那是不可能发生的,西洋人也是懂行情的。
真正能够把控海贸的还是庞大的海商集团,他们不但拥有船队、产业,还有渠道,以及数不清的关系。所以,当贾兰的商行出现时,基本没有掀起什么浪花,无论海商、勋贵、内廷,这三者都没有予以什么重视,只以为这不过是公子哥在玩票。
你有船,可海贸是有船就可以玩得溜的么?
人呢?货呢?生产货物的工场呢?
如果说紫薇舍人薛家还是过去那个兴盛之极的薛家,那贾兰或许还能对他们产生某些威胁,可现在薛家连自己都在苦苦维持,还有什么可怕的,贾兰真要出海,便让他去碰碰壁吧。
大海,可不是那么安全的!
后来虽然有了赫德拉姆这么一个高超的船长,贾兰的商行成功来回了两三趟吕宋,可贾兰商行仍然只是小打小闹的阶段。
“为了筹集出海的货物,除了和广南当地的商行签下供货的协议,还在当地和江右买了几个瓷器作坊,丰富完善商行的体系,下一步我准备到江南一带走访购买一些茶园。”
对贾蔷的想法,贾兰十分的认可:“不必过于急于扩张,先稳住基本盘,培养自己的船队。对了,我派去南边的那些人现在如何了?”
年前的时候,贾兰在焦大建议下从北庄挑选了一批懂一些水性的人送到广南学习操纵海船。
“刚开始见到赫先生的时候他们还有些害怕,以为遇上了白发鬼,之后见多了西洋人,也就见怪不怪了,赫先生说这些人纪律性很好,又水性底子在,又愿意学,是极好的苗子。”贾蔷说完,一旁的查理顿时哈哈大笑。
“白发鬼,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