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田长盛、石田三成等将带兵前来,也对面前越堆越坚固的小渔村(后世松林感到束手无策。
其中有些懂行的,很快想到宋洲修筑的土棱堡与当年葡萄牙在长崎修筑的堡垒异曲同工,只是葡萄牙人老老实实接受了丰臣秀吉的命令,自行拆毁了建筑,让一帮人无缘得见棱堡的奥妙。
经过短暂商议,增田长盛、石田三成等人负责带兵驻守此地,以防宋洲人截断后路,而小西行长的第一军与黑田长政统领的第三军继续进兵平嚷,尽快攻取李朝的最后一个都城,以此摧毁李朝人的抵抗信心。
六月十五日,被阻挡在小渔村整整四天的第一军先锋经过急行军,抵达大同江岸列阵,用火绳枪向平嚷城中射击,以此炫耀兵威。
见此,提学沈忠谦与两司官员率领幕僚联名上书,以平嚷不可守为由,建议王世子李珲北撤。而左议政尹斗寿、司谏院司谏李幼澄等人认为继续弃守平嚷,果事将一发不可收拾,请求固守。
李珲犹豫不决,只得向宋洲派遣的参谋团询问建议,宋洲的意见自然是死守平嚷。同时,参谋团还告诉李珲,李昖及领议政崔兴源、右议政俞泓、寅城府院君郑澈等一众大臣已平安抵达定州,受到了宋洲的严密保护,李朝如今已无后顾之忧。言下之意便是你现在还不好好表现,将来我们只能让你老爹李昖出来继续主持大局了。
走到这一步,李珲已无退路可选,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他当即下令,由左议政尹斗寿、都巡察使李元翼主持平嚷防务,李幼澄守练光亭,监司宋言慎守大同门楼,兵使李润德守浮碧楼以上江滩,慈山郡守尹裕后守长庆门。屡战屡败的都元帅金命元被安排给尹斗寿打下手,心中有些不服不忿。
此时,平嚷城内的李朝守军(加上临时征募的士卒民夫不到万人,兵力不足之下,李元翼甚至命人将衣服散挂于乙密台近处松树间,假装成兵士,充作疑兵。
六月十六日,早上六时许,数百名倭国骑兵持各色旗帜驻屯江边,来往穿梭。
尹斗寿、李元翼与宋洲参谋团前往探查。见倭军兵力并不多,在东大院岸上排作一字阵,有十几名骑兵从羊角岛驰入江中,水没马腹,按辔列立,或要渡江,其余往来江上者分一二名或三四名为一组,挥舞野太刀或大太刀,向李朝士兵炫耀军威。同时,倭军还将六七杆大铁炮(抬枪抬往江边,向平嚷城中射击,弹丸过江入城,最远至城北民舍,散落在瓦上,射程竟达千余步(李朝千余步约14米。有的击中城楼柱,深入柱中数寸。倭军士兵见练光亭上有李朝将领,又将大铁炮运至江中沙滩,瞄准练光亭射击,亭上有二人被击中,因射程太远,伤势不重。
跟随而来的金命元认真观看了倭军的阵营,见敌方兵力和火器都不多,便告诉尹斗寿,如果倭军只是这样的人员与器械,或可出一支奇兵渡江突袭,一鼓作气歼之。
宋洲参谋团里的几名军官商议过后,觉得在没有弄清敌军兵力与部署下,冒然派奇兵出击,大为不妥。
尹斗寿在金命元的嚼舌根下,也对在一旁指指点点的宋洲人极为不爽,执意要派奇兵渡江突袭。两方各执己建,李元翼只好出面做“和事佬”,稳住众人后,他随即将此事禀报给了李珲。
李珲的心态从开始的犹犹豫豫已转变为此刻的立功心切,他当即采纳了尹斗寿与金命元的计策,全权交由金命元执行。
金命元派出弓箭手,在盾兵的掩护下,用片箭远射。箭矢越过大同江,散落在沙滩上,倭军见此纷纷后退。
见倭军士兵不多,金命元召集军中擅长弓箭的将校,乘坐快船,在大同江上射击。但当李朝船稍微靠近东岸,倭军士兵便会往后退避,拉开距离。见此,李朝军队又拿出了秘密武器——从船上发射玄字铳,射大箭过江。
大箭是李朝炮射箭形弹的一种,全长九尺二寸三分(约3米,倭兵远远瞧见,大呼而散。当大箭落在地上,这些人又纷纷围观这种比人还高的大型箭矢。
当金命元想着法子迷惑倭军时,倭军的后续人马赶到,在大同江东岸集结,分为十几部各自驻屯。
六月十九日,金命元自城上望见倭军始终未能渡江,因而轻敌,认为时机成熟,可以乘夜突袭。他选出24余名精锐士兵,由宁远郡守高彦伯、碧团佥使柳璟令等人率领,于翌日天黑从浮碧楼下绫罗岛,再用小船运渡过江。
计划本来约定在三更时分行动,但部队未能准时出发,好在倭军警备松懈,并没有发现李朝兵已过河。
李朝兵乘倭军熟睡之际,攻入营垒,射杀了数百人,夺马百余匹。此次突袭的是宗义智的营地,宗义智闻警,亲自上阵与突袭的李朝士兵交手。由于参与突袭的李朝士兵人数太少,仅有两百多人,在反应过来的倭军面前逐渐落入下风,当小西行长和黑田长政率军来援后,李朝士兵腹背受敌,无奈退往江边,李宣、任旭景等将校战死。驾船接应的人见倭军迫近,不敢靠岸,最后逃出的三十余名李朝士兵就这样全部溺死于江中。
这次突袭虽然失败,但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宗义智部在遭遇突袭之后,其部将杉村智清、竹冈节右卫门等首先迎战,杉村智清及从士中村平次、平山将监、阿比留平右卫门全部战死。双方激烈交战之时,黑田长政率领后藤基次、吉田六郎大夫、黑田次郎兵卫等人前来支援,李朝兵集中弓箭手反击,黑田次郎兵卫(黑田长政的堂弟中箭,伤重而亡,黑田长政本人也被李朝神射手以片箭射穿手肘。
李珲得知战败,心中有些遗憾,但好在李朝兵力尚未伤筋动骨,因此并未责问金命元。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倭军因为这次突袭,摸清了大同江枯水期的浅滩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