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全罗乱象(下)(2 / 2)

泗川大捷与唐浦大捷接连传到柳成龙手中,其不得不为李舜臣再次请封,李珲得知捷报,将李舜臣的官阶升为资宪大夫(正二品下。

(注:李舜臣1589年前还是个大头兵,后被李洸提拔为全罗道助防将,同年授全罗道井邑县监,翌年转任高沙里、满浦佥使,由于升迁太快,不得不留任。1592年,柳成龙推荐李舜臣升任全罗左水使,还是因为升迁太快,这几次报捷,王世子李珲只得采纳司谏院升阶不升职的建议。

李朝水师接连取胜,不光引起了李朝朝堂的注意,更震惊了丰臣秀吉。为了保护海上粮道的安全,丰臣秀吉急命胁坂安治、九鬼嘉隆、加藤嘉明三大将纠集兵力,准备全力攻打李朝水师。

在全罗道局势好转,平嚷防线稳固的背景下,一些李朝大臣又开始鼓动收复王京。李珲顶不住压力,无奈频频向柳成龙来信询问。

柳成龙看到王世子信中的措词越来越焦急,只得向宋洲试探接下来的谋划。

参谋军官团里的一位中校军官听得此问,说道:“倭国此次出动的兵力约有15万,即使你们能收复汉城又如何,不过是空耗机动兵力罢了。眼下,柳大人最紧要的事还是稳固全罗道防线为主,待我军整顿好兵马,下一步就是反攻开城。”

“那不知大宋何时能出兵开城?”柳成龙急忙追问。

中校军官摇头道:“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目前倭军势头正盛,并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如果不是贵国让倭人短短一个月内攻入汉城,此战或可早些结束。近段时间,据我观察,下面的士兵士气还很低迷,见贼即逃者为上勇,闻风而逃者为中勇,听信谣言而逃者为下勇,远不像诸位大人这般乐观。”

柳成龙听到中校军官的内涵之言,面上有些羞愧,急忙婉转恳求道:“倭寇残暴,嗜虐成性,我等朝廷命官不能及时救百姓于水火,心感罪责,还望大宋天兵能解百姓倒悬之急,我朝上下必感激涕零。”

中校军官心道“李朝百姓生死与我何干”,他心思忽然急转,想起近些时日与同伴讨论的一些事宜,便道:“军人以履行命令为天职,何时出兵,在哪出兵,我们都得听总督府与果防部的命令。虽然我对贵果经历的苦难深感同情,但也无能为力,这一点还请柳大人见谅。不过……”

说了一大堆客套话,柳成龙知道后面的才是重点。

“论果力,李朝远不及倭国,即使这次能击退倭军,将来倭国再度来袭,李朝又该如何应对,柳大人可曾想过?”中校军官意有所指道。

“现在只有你我二人,将军但说无妨。”柳成龙洗耳恭听道。

中校军官笑道:“为作长远计,李朝只有引入像我大宋这样的雄兵长久驻守,才能震慑倭国,不生它念。柳大人,你觉得如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