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亚天文台位于后世斐济卡米亚岛上,原东西经18度线正好穿过该岛,因此,宋洲的天文学者们将这条经线命名为启明线,又称度线。
启明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以启明线为分界线,正好可以避免将某块大陆或大岛分开。
既然宋洲抢占了先机,自然没必要将制定标准的资格让给别国,随着宋洲的影响日益扩大,这套标准迟早会成为世界通用规则。
~~
在西铁城众多现代化的工厂中,有一家企业的名字显得格外古怪。
这家名叫“悬壶济世古方研究所”的单位坐落于小河旁,环境清幽,一靠近该单位便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
悬壶济世古方研究所常年在本土各地招募疑难杂症者,不仅会为病患提供免费的治疗,康复出院后,还能提供物资奖励。
研究所里工作的主力是一帮从移民队伍里筛选出来的老中医,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审查各种药方草典与逆向仿制穿越众从另一个时空带来的药品。
随着穿越通道的关闭,穿越众面临特种药品短缺的风险,许多后世的普通药物,穿越众受技术限制,皆暂时无法仿制,只能选择其他药品替代,这个时候,中草药的作用就突显了出来。
早在从明朝抢夺人口时,宋洲就开始了对各种偏方的收集,毕竟事关穿越众自己的安危,再重视也不为过。
华夏上下五千年,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偏方数不胜数,其中一部分看起来纯属搞笑,如《本草纲目》“服器部”里的一些奇葩药方:治小儿惊啼,发歇不定,用腊月者烧灰,水服少许。方法是,将腊月的捆猪绳烧成灰,以水服用少许,可以治小儿惊啼;治脚缝搔痒,或疮有窍,出血不止,烧灰敷之,年久者佳。方法是,将尿桶竹藤之类的旧箍,烧成灰敷在脚上,年代越久越有效。
当然在奇葩之外,也不乏经典药方,如后世最为人熟悉的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的渊源,来自宋代元丰年间的一本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书,该书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名医陈师文等人编写。清代吴瑭的《温病条辨》中又对此方进行了发展,创立了一加减正气散、二加减正气散、三加减正气散、四加减正气散和五加减正气散,都是在藿香正气水的基础上化裁而成。后世之人则应用现代工艺手段将其配制成“水”或“胶囊”以便于人们服用,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良方。
宋洲收集来了各种药方草典,自然需要请老中医们先行把关,再制药看临床效果,确定有效后,医学部的人利用现代工艺手段筛查提炼有效成分。
除这项艰巨的任务外,老中医们还需为药草的本土化种植提供意见。
西方从华夏购买的商品除丝绸、瓷器、棉布、茶叶外,还有一样不起眼的药材——大黄。由于西方贵族饮食以肉食为主,吃多了容易通便不畅。就像汉人对人参痴迷一般,西方贵族对据有通便功效的大黄一样疯狂,不仅把它当药,还在食物、甜点、酒水中添加,以致于满清曾认为夷人没有华夏的茶叶和大黄就无以为生。
宋洲现在的饮食结构,肉类也在增加,因此,不管是自用或是外销也都需要这类药材。
最后一项,对穿越众从另一个时空带来的某白药、某痔疮膏、某清凉油等畅销药品进行逆向成分推测,照样离不开这群老中医们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