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六章:市井百态(下)(1 / 2)

庄护卫喊了数声老三的名字,臭小子这才回头瞧了瞧。

“爹,你回来了?”老三看清人影后,快步跑到庄护卫跟前,一脸欣喜道。

“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大姐二姐呢?”庄护卫问。

“大姐二姐在院子里写功课。”老三小声嘀咕。

瞅着老三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庄护卫也是没了脾气,与环卫老头告别,他将包着卤肉的纸包在老三面前晃了晃。

闻到香气的老三如同馋猫般,留着口水问:“爹,这是什么,好香!”

“走,跟爹回去,晚上咱家吃顿好的!”庄护卫拉起老三的胳膊,说道。

骑小车的少年人见老三要走,大声喊道:“庄贤该你了,自行车你还骑不骑?”

“我……”老三欲言又止,玩具与美食间,他实在难以抉择。

抬头瞥见庄护卫板起的脸,老三没胆量忤逆老爹,只得依依不舍的跟着庄护卫回家。

这几年跟着各商人走南闯北,庄护卫多少有些见识,他知道两圆轱辘小车名为自行车,是从西岸传过来的新玩意,其价格非常昂贵,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抵得上全家不吃不喝一年的工钱。

能买得起自行车给小孩玩,必然是大户人家,观骑小车少年人的相貌,好像是巷东头第一家的孩子。

说起这巷东头第一家,人家夫妻俩都是宁海钢铁厂的职工,听说男人打小是孤儿,由官府济养长大,因读书刻苦,现在成了百姓羡慕的“高级干部”。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你跟百姓说这些,百姓只会翻白眼,饭都吃不饱,拿什么糊口,拿什么交束脩。

但在宋洲,身边有无数个因读书而改变命运的例子,再加上新式宋洲学校学费低,女生上学学费减半,中午包午餐……种种惠民措施实行下来,百姓的观念自然随之改变。

来到自家院前,庄护卫敲了敲门,院里有女声问道:“谁呀!”

“二姐,是我!”老三不待庄护卫开口,抢先说道。

不过片刻,院门被打开,原本嘟着嘴不高兴的少女,一见庄护卫,立刻化为一张笑脸。

“爹,你不是要过两个月才回来吗?”二姐激动道。

“临时得空回来一趟,过几天还得出门!”庄护卫走进院,问道,“你娘还没下工?”

“就快了!”二姐抱着庄护卫的胳膊,叽叽喳喳,说起近来一个月的事。

大姐闻声从西厢房出来,喊了声“爹”,便去给庄护卫倒水。

家里两个闺女。大姐十五岁,长得亭亭玉立,模样仿佛和她娘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但与她娘泼辣的性子不同,大姐性格恬静内敛。二姐十三岁,眉宇与庄护卫很像,皮肤有些黑,性格活泼,总是像个小蜜蜂一样,嗡嗡不停。

按大姐这个年纪,在明朝早已为人妇,可宋洲规定的女子最低成婚年龄是十六岁,因此婚事被耽误。听媒婆讲,在宋洲,女子多读书有好处,那些干部更喜欢有学识的女性,一心想闺女嫁给好人家的孩子娘也就不再催着女儿早嫁。

庄护卫放下纸包,挠了挠耳朵,分配任务道:“今天爹买了你们最爱吃的酱牛肉,晚上咱家吃顿好的。老大老二去和面,老三去生火,大家干活麻利点,等你们娘带着老四老五回来,咱家就开饭!”

二姐欢呼了一声,拉着大姐去忙活。老三有些不情不愿,在庄护卫的催促下,去厨房生燃煤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