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章:太宁城(1)(2 / 2)

黄川赶忙下车,给捥马屁股兜住了一个布袋,要是让牲畜在镇上随地撒粪,少不了一张罚款。

等做好防护,他牵着马,轻车熟路地前往市集,准备为家人以及相托的村民购买生活用品。

市集在小镇东面,兜售货物的,既有镇上的本地人,也有外地的小商贩。卖得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有盐糖醋等调味品,也有鸡鸭鱼肉,有针头线脑,也有布匹毛毡……

这次逛市集,黄川还看到有人再卖牛犊羊羔。

他早就听说,第一批迁居到此的汉人已经开始推行混合农业,家里不光种地,还养起了牛羊,日子过得比自己这些后来人富裕得多。

在安南时,因没有土地而苦恼,现在来了宋洲,却因土地太多,而忙不过来。每想到此,黄川就觉得十分可笑。

当初在农机站接受培训时,技术员曾讲过一词——生产效率。那时,黄川并不懂其中含义,只觉得天底下哪有百姓会嫌地少,等自己分了地,全家老小齐上阵,忙得累死,依然种不完地时,黄川才对“生产效率”一词有所领悟。

技术员还讲,宋洲不缺地只缺人,在这里,没有百姓愿意给别人做佃户,所以耕作只能靠自己。而种不完的土地,荒着实在可惜,只有搞混合农业,种地、休耕、畜牧,三者轮换,才能合理使用土地。黄川万分信服技术员的说法,因此,他与那些攒钱急着还债的安南百姓想法不同,他攒钱的目的是为了尽早买上属于自己的牛羊。

黄川走到卖牲畜的摊贩前,准备打听一下现在牛犊羊羔的行情。

此时,一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操着蹩口汉语的汉子正与贩主讨价还价。

汉子问:“这只羊羔,两元卖不卖?”

“一口价,四元!出钱,现在你就能将羊牵走。”贩主汉话说得十分流利,明显是个汉人。

汉子结结巴巴地摇头道:“不不不!价格……价格太高了,请再便宜一些,你这羊看起来肉……肉质肯定不好,卖不出这个价。”

贩主解释道:“这是绵羊,养大了用来产羊毛的,可不是山羊,养大了只能杀了吃肉。若不是我急需用钱,才不会牵来出售。”

汉子疑惑道:“绵羊与山羊有什么区别,还不是羊!”

贩主见是对牛弹琴,有些不想理会操着蹩脚汉语的汉子。

黄川这时插话,向汉子重新解释:“绵羊每年都能剪一次羊毛,所产的羊毛可以卖给官府,织成毛呢,收益要比山羊高。”

贩主听黄川说到点子上,夸道:“这位兄弟说得对,看来是个识货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