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敌友难辨
赵顼这皇帝当得可真是不容易,想要藏点私房钱,都那么费劲,还被威胁。之前他们耗费三年光景,利用私盐,好不容易赚得一笔,这才高兴多久,又得全部吐出去,但好在是用在西北战场上面,这也是赵顼能够接受的主要原因,否则的话,他还真的会考量一下,不能光为面子,连钱都不要啊!可就当下的情况而言,比起金钱,时间才是关键。
如今的时间是比较紧迫的,因为不但得去江南调查,还得立刻传信给马天豪,让他们赶紧修改一些账目。
当然,这种规模的账目,对于一个律师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赵顼舍得就行。
而在外庭,以邓绾为首的革新派,还是比较给力的,就是死咬着不放,坚持要求移交公检法审理,他们甚至在坊间都公开表示,唯有公检法才能够令人信服。
这还真是引发不少百姓的关注,百姓又不懂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他们也认为朝廷突然避开公检法,这其中肯定是有猫腻的。
阴谋论永远是多数。
当然,这也成功激怒了台谏官员,他们借此案将矛头直接对准整个革新派,并且是直接将薛向给定为头号嫌犯,也不装了,就是将此案扩大化。
那么对于革新派而言,薛向是不容有失,不是说他这个人多么重要,而是他现在处于旋涡的中心,一旦保不住他,就会发生一系列连带效应,就是满盘皆输。
两边都已经摆开决战的阵势。
霎时间,整个皇城都弥漫着硝烟味。
但这也为赵顼、张斐他们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因为要扩大化,案件就会变得复杂。
中午,放衙之际,官员们陆陆续续出得官署,向皇城外面行去。
“不得不说,邓文约此计真是妙不可言啊!”
孟乾生呵呵笑道:“咱们现在越是拥护公检法,将来就有更多理由打压公检法。毕竟就连他们自己都不支持公检法,将来如此类案件,那是永远都不可能再交给公检法审理。”
裴文点点头道:“如果再能断绝税务司与公检法的关系,公检法将来也就只能去抓抓小偷了。”
孟乾生问道:“你有何想法?”
裴文道:“文公既然认为官员犯事,就应该交由御史台审理,那么官员漏税,自然也该如此。我想御史台也乐于见到这种情况,因为这必然会扩大御史台的权威。”
孟乾生点点头:“虽然御史台也比较可恶,但至少咱们还能够跟御史说上话,可不像公检法,咱们就只能坐在下面,听天由命。”
在公检法未出之前,御史抬绝对是官员们最为讨厌的官署,他们基本上是无孔不入,而如今公检法成功挤下御史台,成为官员最为讨厌的官署。
但其实官员们心里都清楚,公检法远比御史台要公正,御史可以闻风上奏,也制造过许多冤枉,而公检法是更强调证据的。
可为什么官员却如此讨厌公检法。
原因也就在于御史台可以制造冤案,他们可以去诬蔑好人,但也可以放过坏人,而且他们同属一个体系,是有着诸多共同利益的,比如那公使钱,官员再怎么使用公使钱,多数御史都不会计较的,到底这钱大家都颙,唯有像赵抃这样的铁面御史,才会计较这种事。
但也没什么卵用。
独木难支。
可是到公检法就不同,擅自挪用公使钱,公检法会告得你连妈妈都不认识。
还有,御史台是一直存在的,是传统旧势力,公检法是新势力,他们上位,必然会挤压旧势力,不单单是御史台,很多很多官署都会受到压迫,比如说,知州,知县,他们现在就是一个纯纯的行政机构。
上回司法权力整合,朝廷也收回很多官署的司法权。
这也是为什么,革新派非常支持邓绾的计谋,即便文彦博严词驳斥,他们还是死咬着不放。
其目的就是要重创公检法。
只要御史台不将此案移交给公检法,那么将来任何官员的案子,就都不交给公检法。
你们保守派自己都不认同,凭什么让其他官员认同。
这确实会对公检法造成很大的冲击。
司马光对此是心如明镜,可单就此案而言,他其实不赞成让公检法来审,因为他知道让张斐来审,张斐一定会保住王安石的,那就不会痛下杀手,可是他也希望能够将薛向给扳倒,因为他根本就不认同薛向这个人,更别说薛向的所作所为。
到底王安石在他眼里,道德上面是没有问题的,伱要跟他说王安石贪污,他是决计不会信,而他指责王安石的奏章,几乎都是一个观点,就是王安石急功近利,任用小人。
翻译过来,就是王安石是个好人,除了邋遢以外,几乎就没有缺点,但他身边全是奸人,比如说吕惠卿,比如说薛向。
但是,他也不希望见到公检法因此蒙受重创。
今日,他便来到检察院,找到张斐聊一聊,看怎么能够避免公检法因此受损,“如今朝中不少大臣,要求将此案移交给你们检察院,进行调查,你可知道此事?”
“知道。”
张斐点点头道:“但是司马学士可千万别上当,他们这是故意在挑拨离间,如果现在将此案移交给公检法,他们那边立刻就会借御史台来讨伐公检法,事情只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司马光立刻道:“所以你也认为不应该移交给公检法?”
张斐点头道:“不是认为,我一定会建议岳父大人拒绝,要么从一开始就交给公检法,要么就一直由御史台审理,如今再移交,这不就是在暗示御史台有问题么,这反而使得公检法沦为众矢之的。”
司马光点点头,道:“你与文公想得一样。但是他们这一闹,对公检法也很不利啊。”
张斐道:“其实这种有关政策的案件,交给御史台审理,也是不错得,让我们公检法审理的话,里面没有多少操作的余地,有时候弄得我们也挺为难的,关于程都监的案子,就是如此。
只能开听证会来解决,无法起诉到皇庭,因为皇庭更是看证据和法律的。
再说回此案,发运使自己没有干违法之事,我们公检法就不可能将他拉进来,我们惩罚那些贪官污吏,到时上面还得进行一番争论,而御史台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御史台就可以追究上司的责任。
我们公检法主要是监督那些吏,守住这最底层就行,这上面的事,最好还是上面自己解决。”
这话真是说到司马光的心坎上,他也是这么认为的,就如此案,公检法只能针对其中犯罪行为进行审理,薛向是否面临惩罚,还得是皇帝和宰相来决定,属于行政处罚,而御史台就可以直接判薛向有罪,因为御史台不是纯粹的司法审判,更多是行政、司法混在一起,他们可以追究宰相的责任。
“嗯你说得不错,如此两分也好啊。”
司马光稍稍点头。
倒还别说,张斐现在还真担心,御史台会因此妥协,那样的话,事情反而会变得更加复杂。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目前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御史台始终占据着优势。
文彦博可也不是善类,若是没有把握,他是不会出手的,而且他们似乎在慢慢押注,将案件一步步扩大。
他让御史台一方面继续向皇帝要求查账。
另一方面,则是不断爆出对新政不利的证据,这两三天就放一个出去,即便之前有所怀疑的百姓,面对不断传出来的负面消息,再加上保守派又旧事重提,拿着当初青苗法在京东东路的所为,以及将程昉那一笔账也算在王安石头上,导致舆论开始倒向保守派。
这种小火慢炖,也是很要命的。
王安石率先沉不住气,你们这么搞下去,朝野上下都充斥着对新政不利的消息,接下来这新政还怎么执行。
保守派营造出来的舆论,都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
而他们只能死咬公检法这一点。
关键王安石无法理解,为什么赵顼迟迟不下决断?难道赵顼要舍弃新政?这不可能啊!皇宫。
“陛下,这是臣的辞呈。”
这愤怒之下,王安石直接就给赵顼递上辞呈。
他也没有办法,什么道理都跟赵顼讲了,那只是个别现象,相比起财政的增长,那算得了什么,不能因为那么几个百姓,就怪罪功臣啊!但赵顼死活不决定,这令他确实很生气。
你要不相信我,我就不干了。
赵顼眼中闪过一抹不快,嘴上却是震惊道:“先生这是干什么?”
王安石面无表情道:“既然陛下不相信臣,臣自也不想在朝中待下去。”
“先生切勿误会。”
赵顼赶忙道:“朕并非是不相信先生,而是而是朕也有苦衷啊!”
王安石闭口不言。
赵顼面露为难之色,道:“实在是他们似乎知道朕多收了一些羡余。”
王安石哪里不知道,对方要求调查内藏库,他就猜到这一点,但他不能说,他要说得话,皇帝不得以为他是在威胁自己,如今赵顼终于承认,他立刻道:“他们暗中要挟陛下,此乃死罪也,陛下又何必跟他们客气。”
赵顼叹道:“这一点朕也想过,但是但是朕担心,一旦朕严惩那些挑拨是非的官员,有些人会不服气,又从检察院起诉。”
王安石当即哼了一声:“如今就有不少大臣,都对于他们有意避开公检法感到疑惑,而他们却死活不愿将此案移交给公检法,以证清白,等到那时他们又想要从检察院起诉,那可真是异想天开,检察院又不是他们家开的,陛下根本无须担心,到时让检察院驳回他们的起诉便是。”
赵顼道:“先生莫不是忘记检察院的制度,只要他们拿出足够的证据,检察院就必然会对此进行起诉。”
不等王安石开口,他又马上紧接着说道:“为此,朕还特地召张三入宫,询问他相关对策。”
张三?
王安石愣了下,随即问道:“张三怎么说?”
赵顼道:“张三认为目前局势对于先生非常不利,但朝中的舆论却是有利于先生。”
这一听就是张斐的话术,让人似懂非懂。王安石道:“臣愚钝,不知陛下此话是何意?”
赵顼道:“如果那些证人所言属实,涉及的官员,自然也应该受到惩罚,但朝中舆论却将目标锁定在先生和发运使身上,如果御史台判决发运使有罪的话,那么先生借此从检察院进行起诉,就有胜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