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他们距此还有多远?”
李成梁志得意满后,想到朝廷调来的蓟镇军,随即轻蔑的问道。
对于朝廷调来蓟镇大军助战,身为辽东总兵官的李成梁心里是有气的。
挑来客军,不就是向他表示对他这个总兵官不放心吗?
可是知道归知道,他却不敢说什么。
“蓟镇军距离此地还有半日行程,晚些时候就能到了。”
亲卫急忙答道。
有些事儿,李成梁可以不过问,但是他们不能也毫无所知,问起来也能马上答上话才行。
若说先前他对此愤怒而无奈的话,知道抓到了倭寇,那完全有可能把他嘴里撬开,从他口中搞清楚这股倭寇的巢穴。
“你是闽人吧。”
俞大猷公开威胁道。
万历十一年,李成梁再度率兵讨伐。
看着已经被皮鞭抽的皮开肉绽的倭寇,俞大猷并没有一丝怜悯,而是直接对那差人问道。
对于这股倭寇,俞大猷肯定是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本官在此等他们,到来后,休整两日就班师。”
“伱不想让家人遭罪,就告诉我巢穴在哪儿?匪首是谁,你速死,不会牵连家人。
实际上,王杲可不止只有一座古勒城,他控制的关外城寨还有红力寨、沙济城等等,依旧是有残余势力的。
此时,他正在吩咐手下放下快船,他要亲自去平阳县城审问倭寇。
几年后,在王杲的两个儿子召集旧部,重新控制古勒城、红力寨等城寨,发展起来后,李成梁又再次出兵讨伐,击杀了王杲的两个儿子。
抓不抓得到是一会儿事儿,过场还是要有的。
少不得,这个戚继光,也不知道愿不愿意做这个中间人。
张居正也是多么骄傲的人,李成梁一介武夫,居然敢在背后算计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了安慰努尔哈赤,明朝给予丰厚的赏赐,“乃归二祖丧,与敕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自此岁输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
结果阿台没有投降,还将其扣下。
他那里知道,此时的努尔哈赤还是稚童,家族也根本就没有参与到此次对王杲部的战争中,自然是活的活蹦乱跳的。
“我是泉州晋江人,我叫俞大猷。”
攻占古勒城没花一天时间,不过搜刮了一夜,然后一把火点了古勒城,可不就耽误到现在。
否则,中国也不会一直称呼他们为倭人。
遭到鞭打都没有开口的倭寇,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于是,李成梁的名字,在张居正面前就被画上大叉。
之后的事儿,许多人也都知道。
只有相互争斗的女真,才是好女真,才会被大明所掌控。
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成梁征伐王杲部前后两次,第一次打垮了王杲,火烧古勒城,又逼迫女真部族交出王杲。
不过此时俞大猷凑近了观察他,自然忍不住也看了对面明将一眼。
浙江温州外海,俞大猷率领的水师追到这里时,在码头却得知倭寇两日前登陆,在沿海村镇一番洗劫后已经逃离。
戚继光就不同了,通过谭纶的关系,戚继光和内阁次辅魏广德搭上了线。
之前,李成梁本来还打算试着搭上首辅的线,毕竟张居正的身份,貌似和魏广德一样,也是军户出身。
可惜,到达县城时已是半夜,只好在城外休息,待第二日天明开城门后再进城。
李成梁不知道,这些都是因为魏广德在张居正面前说出他们俩都被李成梁算计了的缘故。
只不过,魏广德的仕途和婚姻,和勋贵、军方牵扯较深,而张居正则一直是按照文官升迁路径走的,算是妥妥的文官。
毕竟俞大猷走南闯北,见过的各省之人都是不少。
见到他的反应,俞大猷就知道自己猜测没错,人就是福建人,还是他老乡。
其实李成梁也想靠过去,可惜一直没有找到牵线搭桥的人。
很快,他就带着护卫上了快船,水手划动船桨,小船快速向岸边驶去。
知道魏广德身份的人,终归还是比较少,不是一个县令就有资格知道的。
他出身军户,武人对他有天然的亲近感。
在努尔哈赤羽翼丰满后,以祖、父为明兵误杀为由起兵,在获得李成梁暗中支持下,先后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及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大部,受明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
不说别的,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在朝中都是有人的,得罪俞大猷是小事儿,可要是热闹俞大猷背后的人,那就是大事儿,足可断送他前途的大事儿。
福建是他家乡,在广东也是常年任职,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已经知道对面就是大明南洋水师提督,县衙这边的人也不敢放肆。
从此人外贸特征,他已经能够大致判断此人外貌接近闽粤人,但是细节上更贴近闽人。
但是,也就是这样了。
之后创建八旗制度,并命人创造满文,在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政权,都城赫图阿拉。
倭人矮小,一般身高不会超过四尺五寸,五尺身高在倭寇就算是人高马大,属于壮汉级别。
至于现在,李成梁已经杀光了古勒城中大部分人,只留下少量用于献俘仪式,所以戚继光这趟差事儿注定是白跑一趟。
在李成梁二次征伐古勒城时,成为了李成梁的带路党。
“没有。”
俞大猷深知,减轻自己身上责罚的唯一办法,那就是全歼这股倭寇。
后果,你应该清楚。”
是的,俞大猷这次打算顺藤摸瓜,找到这股倭寇的巢穴,将其一网打尽。
当夜,李成梁收到消息,戚继光的蓟镇军在距离他们大营二十多里外扎营。
戚继光在朝中有人,这点优势是他比拟不了的。
没想到,自己出海数月,他们就敢再次进犯沿海府县,给自己制造麻烦。
他派戚继光来到辽东,就是为了斩草除根,彻底抹杀一切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