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满朝文武自然也听到了,这么见皇帝的,古往今来,还是第一人。
不少大臣,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原来进宫时宫门外面那阵势,是个二货大少爷整出来的。
心里虽然觉得,凌渊大帅这个傻缺儿子,挺好笑的。
但是,不能笑啊!多数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选择不语。
毕竟都是大臣,毛都没长全的孩子,爹就是再有背景,也是个二世祖,纨绔子弟。
身为重臣,真参他一本,好说也不好听啊!
就连皇帝也下不来台啊,这是见,还是不见呢!
见了,这凌云世子这么驽蟒,这种行为,等于目无君上。
这么多大臣在这看着,不重罚凌云,皇帝面子上过不去。
责罚他吧,又是个乳腺未干的孩子,而且还不是个普通孩子。
世袭的爵位,是先皇亲赐的,而且还赐了婚。自己的女儿,五公主御赐的驸马。名义上,自己这个皇帝,还是凌云的岳父。
皇帝自己也不待见凌云,军方镇北王还是凌渊的死对头,文官体系也大有矛盾。
而且陵渊的情况,比明面传言的情况要复杂的多。
正在皇帝为难之际,突然一个文官走出来,大声说道;“启禀吾皇,而等竖子,扰乱朝堂,目无君上。理当压上来问罪,推出午门斩首”。
皇帝的脸色,当时就不好看了,心想,你特么才是乱臣贼子。
就算有所不敬,也不能明面就真砍了呀!堂堂一国之君,跟一毛头小子较劲,这是什么度量,何以治国?当真这么干了,不得一笑天下。
马上又一个大将军走出来,恶狠向文管骂道;“闭嘴,你个狗官。皇上明见,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那凌云世子,在东岳山脉一代,颇有名望。自起义军,对抗江湖,守护百姓,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能力,以是声明远播。
将来也必是朝中战将,扬我国威之人才。
又有侠义之名,百姓拥护,其父战功卓越,天下皆知。先皇赵告天下,御赐候爵,小小年纪,不懂规矩,教训就是了”。
那文官被谈合,也是很不服,立马反言到;“闭嘴,你个无知的武夫,皇帝的威严,其容侵犯,不敬君主,论罪当诛”。
这两大臣,你来我往的,皇帝实在听不进去。猛的一拍桌子,大声吼到;“够了,都住口”。
皇帝是被气的不轻啊!心想,最该砍的就是你们两个。
一国之君,而且是明君,什么事自己心里没个数。
满朝文武大臣,都没人敢说话,就这个两玩意,还觉得自己很聪明。
皇帝心里都明白,这两乱臣贼子,和凌云是一伙的。当年,就是凌渊一手提拔这个文官,为三军筹备粮草,那么大的军事行动,主帅会把重任交给外人干吗?暗地里,是凌渊的铁杆心腹。
那个武将更是,看着好像是傻子,曾经两个人,狼狈为奸。
一个管征收,一个管押送,连年征战,哪来那么多粮食。
这两家伙打起了泉州国库的主意,本就不同派系,没有皇令,泉州郡守怎敢私开国库。
这两玩意,以贻误军机为由,杀了郡守,先斩后奏,抢了国库。国库都敢抢,还特么敢说敬君主,鬼信吗?
之后传言四起,郡守的亲戚正好是守关的将领。心中怎能没有恶气?怎能不阻止。
这家伙强闯三关,过关斩将,那是啥概念?那是造反。硬是准时将粮草送到战场,解三军之急,若不是南疆战场大捷,这俩玩早就是死罪了。
现在这一唱一和,这是给皇帝分析情况吗?其实出来一个人,只要稍微求下情,皇帝的脸面好过了,怎么可能当着文武众臣为难一个孩子,皇帝怎能不生气呀?
还好这个时候,御林军统帅,赵大将军上前一步启奏到;“启禀皇上,昨日张统领曾向为臣禀报过,前日有一落魄少年,自称是东岳城凌云,请求进宫面圣上。
当时手下的将士,见少年落魄,像个要饭的,便给轰走了。
现在想来,很有可能真是凌云世子。再加上四年前的一次闹剧,心里怕是有了阴影,这次确实鲁莽些。
可毕竟是个孩子,我东越国,堂堂大国,威仪天下,几代明君,都以仁德治国,还请皇上从轻发落。
皇帝点点头,大感欣慰,心想,还是朕从小的心腹重臣,能为朕分忧啊!
脸色也好了许多,赞扬道;“赵卿家说的极是,凌云本就年幼,身份特殊,久不在京城之地,不懂朝廷礼教也属正常。
朕,堂堂一国之君,怎么可能为难一个孩子,宣,凌云进殿”。
宫里有人传唤,宫门自然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