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我于山上看人间(1 / 2)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毕竟不在是年轻时那边气血旺盛,虽然已然修得天下间无数修道之人幻想般的境界,可也抵不住衰老。

“年轻时,这点伤,第二天就能下地走路,第三天就能健步如飞,看来为师还是老了,静养了三天才勉强下地走路。”

道人坐在树下的椅子上,一旁是卢氏抱着一个咿咿呀呀的小家伙。

不远处的雪地上李观双手做观想壮,盘膝就地而坐,他面色庄重,坐如老松。

一旁道人算了算时间,望向妻儿笑着说道:

“哈哈哈!观儿虽然天生不足,可架不住他心性好,又肯吃苦耐劳,天资也是极高的,从他学拳开始,不管什么拳,三天就会,几个月就有模有样,一年后就融会贯通,所以我那些把式早被他学的滚瓜烂熟了。”

妇人也含笑,有些忧虑的看了一眼李观:

“我可不懂你说的什么拳啊脚的,我只知道你别把观儿折腾坏了,这天气如此冷,你让他脱了外衣打坐,要是冻坏了怎么办!”

道人听完,板着脸低声呵斥:

“妇人之仁,你懂什么,观儿这十年的武学底子打的极好,这点风寒岂能冻到他?他天资不错,这十年来每日坚持练拳,这一身武艺早已经登上了江湖人中梦寐以求的第一层楼地基之境。”

“只是这十年来他只修外功,内功还没顾及,所以这些年来丝毫没有寸劲,由于外家功夫和身体越来越强盛,内部早已枯竭的不成样子,但我要的就是他内部枯竭,这样的基础才是打的最为结实。”

妇人坐在一旁没有在听道人的自言自语,反而逗弄起孩子来。

主要是听不懂!

“如此之下,当体内枯竭到一定程度,留有一丝生机之时,再以上好内功传授下去,那干旱的地面久旱淋甘露,就会反哺自身,其高度无可揣测。”

这是一种极为难以实现的一种彻底将身体潜能激发出来的方式。

这种方式要同时具备三点

一,此人最好是从年幼便开始练习外家功夫,以久磨功夫打磨肉身,将体内潜能榨干。

二,这一时间不能太长,要时刻注意此人的体内情况,要是把体内比喻成田地,便是要随时观察别让这块田地变成死地,要时时刻刻留存一丝生机。

三,为了保留这一丝生机要时时刻刻有位能以气机渡体的大高手在最开始的时候保证此人体内田地生机不断。

怎么保证?

就是以这位大高手的生机以气机渡过去。

所以李观五岁习武开始,本来壮年的师傅,一年一年多了些白头发。

当然了,李观是绝对不知道这件事的。

这一切还得从李观五岁那年说起。

那一年开始习武的李观从一开始就展现了其不凡之处,那道人所教的所有拳脚都是看过便记住了,然后天天开始练,如道人所说

三天就会,三个月便有模有样。

这也让道人明白这孩子天资极好,于是开始将自己所学的全数教了。

直到最后没有能教的了,道人开始想着需不需要传授本观道法内经,让他开始修行内功。

正当道人犹豫时,那位当时还是叛军三王之一的大师兄又来访,还带来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书生。

道人与师兄见面后无所不谈,最终谈到了小小守观的事情上。

当得知守观天赋异禀时,这位大师伯还没有怎么细想。

随着道人述说,这位大师伯开始有些惊奇,非要叫守观来,亲自教了一套简单的武学路数。

第三天这位大师伯就开始信了,于是两人就开始协商。

起初二人协商,随后开始争吵,原因是大师伯想把守观带走,由他带着守观去天下间学各种武学,这才不浪费守观的天赋。

而道人却不肯,他觉得学自家武学便可以了。

于是二人又在三清殿内大吵一架,直到后面,那位大师伯带来的文姓读书人说了一句培养这孩子不能单单以武学来衡量。

毕竟习武之人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先打好基础,将底子打厚实了,随后再去学天下武功。

二人同意,之后便考虑如何打好基础。

那位文姓读书人说了一句

“战中擂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打基础的法门我知道一种古法,便以外家功夫锤炼身体,直到体内被榨干,留下一线生机,等到锤炼到极致,在传无上心法,便可真正的一见风雨便成龙。”

起初二人并不同意,只说这种方式前所未闻,见所未见,并且如果真的行此方式,稍有不慎,体内枯竭,轻者无缘武道,重者重病缠生,夭折短命。

文姓读书人也没有勉强,毕竟只是道听途说,如今一说罢了。

之后大师伯在道观又待了几天,随后便匆匆离去。

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道人在前他们走之前的一个晚上请了二人仔细详聊。

也不知道当天三人聊了什么,从那一天开始,守观便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习武练拳。

……

想到以往旧事,道人沧桑的眼中倒映着盘膝而坐如老松的李观。

他在冥想,早在几年前,李观心湖就已经枯竭到随时便会彻底死绝。

全靠着师傅偶尔以巧妙的方式往他体内灌输生机,才维持到了现在。

本以为想着维持到今年,等到这如春让这小子下山后再教他心法。

可前几天那一战,他以全力引动天雷,生机被抽调一些,已然白头,无一根黑发。

所以只好提前开始。

但开始前,需要这小子静心静气几天,让整个人彻底清心寡欲,这样才不会因为修行内功时被大量反哺导致心性大变,或者走火入魔。

道人望着守观,嘴里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喃喃自语

“观儿,原谅师傅的私心,好在这十年熬过来了,有惊无险…”

……

镇上有一绝,这一绝便是桃花酒,这是只有本地才有得卖的酒,此酒绝在刚喝时温和好入喉,但之后从喉咙入腹酒水所过之处仿佛有烈火焚烧。

劲大过瘾,此外此酒刚喝时几碗几碗下肚,屁事没有,但过了一时半刻,基本上人就醉了。

所以此酒被称为本镇一绝。

而如今,镇上又传出来一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