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的方向上来看,这电影是培养爱国情操,从小的方向上来看,这电影是试图诠释在新时期下的夫妻关系。
婚姻就是一个共同体,应该抱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态,最起码赚点小钱掌点小权出点小名的时候就先别急着换老婆。也别老觉得婚姻需要什么事业上的共同语言,只要对生活的态度是一致的就行。无论你在外面多风光,回到家里还原的都是最本真的自我,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你说的话她不懂又怎么样?那就说点她能懂的,只会说别人听不懂的话那才叫有病呢。
曾绍清虽然对这电影中宣扬的裸的主体思想有些嗤笑,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电影作品确实能够起到教化人心宣扬主旋律的重要作用。
他也不难联想到,在各种音像制品渐渐地风靡起来,尤其是电脑互联网出现之后,给人洗脑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民智一开,就再难关上思维的水闸。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虽然政府对于网络的监控力度很大,但是,这丝毫阻止不了一些事情的发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曾绍清是一个因噎废食、讳疾忌医的人,希望中国处于一种极其落后、甚至是蒙昧的状态。相反,他希望中国能够站在世界的最前沿,引领世界的发展。
他只是希望,精神文明建设能够跟得上物质文明的发展,否则,那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毕竟,在后世,他见惯了太多的崇洋媚外,人们不以自己身为炎黄儿女而自豪,反倒认为这是耻辱,一个劲的向着移民海外,而且,只要是稍有身家的,事实上都是如此付诸行动了的,甚至包括绝大部分的官员的子女。
事实上,曾绍清知道,这种思潮,就是从这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
尤其是这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八十年代,无疑是思维碰撞最激烈的一个年代。
刚刚步进改革大潮的人们,多数还处在迷惘之中。封闭了多年的经济体系,在面对外来市场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价值观念。
中西方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冲击,使得很多人迷惘了。
而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更是加剧了这种思潮,终于酿成了汹涌的移民浪潮。
虽然这不是中国第一次的移民潮,但是,那第一次也就是七十年代末是因为中国封闭数十年后刚刚打开国门,乃对外交流的必然,不可避免。而这第二次,却是有可能避免的,那就是老人家已经说过了的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只是,已经经历过一次的曾绍清却是知道,在这之后的几年里面,并没有两手都硬起来。
而如今,他再次回到这个时代,对此,他能够有一些作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