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章在知道对方穿着警服后,一直在用排除法推测他的身份。
既然支队和派出所都没有派人去张妍家,那就可以排除掉他是在职警察的可能。
接下来他的身份就不难猜了。
两种可能性:
1,他在冒充警察。
2,警校学员。
要确定最后是哪一种也很简单,看肩章和警号就行了。
肩章上没有四角警花……光是这一点就可以确定对方没有冒充警察。
既然要冒充,假警服肯定会配上以假乱真的肩章。
最后再看警号,直接就能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
于大章就是警校毕业的,他太知道警服之间的区别了。
在职警察的警服,胸前的警号是纯数字。
而警校学员的,在数字前会加上汉字或者字母。
比如,s代表的是司法。
而x就是刑侦。
当于大章猜到对方身份的那一刻真的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他居然和自己一样都是读警校的。
之前他曾猜测对方是学医或者学法律的。
还真就没往同行这方面想过。
不是他想象力不够丰富。
试想一下,你正在追查杀人犯,而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工作的都是警察同事。
这时候你潜意识里就会认为穿警服的都是伙伴,所以你不可能将杀人犯往同伴身上想。
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于大章也没有例外。
而喜的是,警校学员的身份也正好符合凶手的特征。
懂法,而且对法医学有研究。
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和极强的心理素质。
再加上和张妍年龄相仿。
当这些条件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于大章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收网的命令。
.
两边的抓捕都很顺利,没有出现反抗和试图逃跑的情况。
接下来就是审讯环节,依然由吕忠鑫负责。
此时的于大章正站在支队大院门口,看着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又似乎藏了很多心思……
五分钟后,一辆越野停在大院门口。
车门打开,下来两名风尘仆仆、穿着警服的男人。
他们正是前几天被于大章派去查孔令杰前妻的专案组成员。
“你怎么在这?”其中一名组员问道。
“等你们。”于大章笑着说道,脸上挂着轻松愉悦的神色。
“太客气了。”另一名组员赶紧招呼于大章上车:
“进去说,进去说。”
来到车里,于大章拍了一下坐在驾驶位那名组员的肩膀,示意他先别开车:
“等一下,我先看看你们带回来的资料。”
这将决定他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是不是以为嫌疑人落网就算完活了?
早着呢~
要不然为什么不叫罪犯,却叫嫌疑人呢。
在法院没判决之前,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进入审判阶段改叫被告,判决之后才是罪犯。
现在于大章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收集证据,完成闭环。
“给。”坐在副驾驶的组员扭身递过来一个文件袋:
“里面还有一张光盘,用车后座上的笔记本电脑就能读取。”
于大章接过后,先是拿出纸质资料翻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