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怀王之约”里的猫腻(1 / 2)

汉水楚风 文刀手易 7511 字 2023-05-15

杏花

金口玉言皆是胡言乱语,

一言九鼎其实故弄玄虚。

笑看他瞎扯淡,欺世盗名,

画蛇添足,掩耳盗铃。

谎言说多了就会变成真理,

思想精心欺骗着我们的身体。

正所谓:浮花浪蕊镇长有,

才开还落瘴雾中。

楚国收到了来自赵国的求救信,熊心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与大臣们共同商议对策。自从项梁死后,如今熊心已经不想再做傀儡,他亲自主持大局。

朝会上,有大臣反对救赵:“秦军强大,现在南北两路大军汇合后更是无坚不摧。武信君已经被章邯打败,以我们现有的残兵去支援赵国,无异于以卵击石。”

也有大臣认为救赵势在必行:“在六国相继复国的大背景下,楚国好不容易获得了反秦盟主的地位。如今无论是韩国的韩王成,还是魏国的魏王豹,都已经在楚国的支持下得以复国,即便是争夺齐国大位失败了的田假,也是向楚国寻求避难。由此可见,楚国俨然是六国眼中的大哥。如果这次赵国有难不救,请问大哥的脸面往哪儿放?楚国的地位将会受到重大打击。我们是救赵吗?我们救的是自己!”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不救是原则问题,救是方法问题。对于赵国我们必须要救,但也不是那么简单地派兵。”

所有人的目光惊奇地聚在那个人的身上,这个人个子不高,嗓音宏亮,他的名字叫宋义。只听宋义说道:“我们派出一支大军北上救赵,这支军队行进的速度要把握住火候,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的话我们就先跟秦军干上了,得不偿失;太慢的话赵国就被灭了,胜利果实也就摘不到了。”

楚怀王不住地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宋义接着说:“为了让赵国坚定与秦国死磕到底的决心,楚国还必须摆出和秦国玩命的气势,来给绝望的赵国不断打气。我们应该再派出一路人马西征,来骚扰秦国的腹地,以此牵制北方的秦军。”

“非常好的方案!”楚怀王啧啧称赞:“诸位爱卿谁愿意承担西征和北伐的大任?”

现在正是秦军最为强大的时候,而楚国的西征只是为了配合北伐,不是军事行动的重心,因此熊心并没打算给西征军配备太多的兵力。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时候去进入秦国腹地无异于自杀,因此在西征的人选上,绝大多数将领唯恐避之不及。

看到朝会陷入了沉默,为了激励将领们玩命表现,熊心抛出了一个诱人的赏格: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这不仅仅是针对楚国内部的悬赏,也得到了赵、韩、魏、燕等诸侯国和其他军阀的认可。熊心这招很绝,他将秦国的关中地区视为无主的土地,这一下子激起了将领们伐秦的欲望。

这时,有人主动站出来自告奋勇要承担西征的任务,他就是项羽。自从叔父项梁被杀后,项羽就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最近他很是落寞。为了重新拿回军权,项羽愿意赴汤蹈火。

然而,在当前打压项氏家族的政治氛围下,项羽的提议很快就被驳回。熊心的幕僚对项羽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项羽这个人年轻气盛,好勇斗狠,他曾经攻打襄城并残酷地进行屠城。他所到之处无不生灵涂炭,不适合做西征主帅。”

熊心故意问道:“既然项羽不适合,那么派谁西征?”

幕僚接着建议说:“这次楚军所攻之处皆是陈王和武信君都未曾取胜的地方。上攻伐心,我建议派一个性格宽厚的长者率军西征,向秦地百姓昭告我们是仁义之师。天下苦秦久矣,我们必将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这个“性格宽厚的长者”的指向不能再明确了,大家齐刷刷地向刘邦看去,这个位置不正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吗?

刘邦心想:大领导才找我亲自谈过话,表态总得要积极些吧。于是,他出列施礼,毕恭毕敬地回答道:“臣愿西征,万死不辞!”

项羽心里暗暗不服气:当初屠城的时候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你刘邦也有份,为什么现在单单只提襄阳的事情呢?唉,毕竟叔父已死,我失去了最大的庇荫,暂且忍气吞声罢了。

幕僚的提议正合熊心的心意,他有意提拔刘邦壮大自己的阵营。于是,楚怀王当众宣布:“沛公正是西征最合适的人选。”随后楚怀王又与诸位将领共同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和“入秦无暴掠”的行动准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怀王之约”。

眼看西征不被批准,项羽又提出率军北伐的请求。熊心表面上同意了项羽北伐的请求,然而在统帅的安排上却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宋义。宋义之所以能进入熊心的法眼,是由于先前的一件事。

宋义是楚国旧贵族,曾经在楚国覆亡前做过令尹,有很强的政治才干。项梁起兵后,宋义便投奔其麾下。项梁崛起得很快,取得了东阿大胜,破雍丘,斩李由,连战连捷。项梁开始面露骄色,越来越轻敌。

宋义见此情形便规劝项梁:“你这才打了几场胜仗,就骄傲自满,再这样下去的话,将来是要吃大亏的。如今士兵们都出现了懈怠的迹象,我真替你担忧啊。”

如日中天的项梁哪里听得进这个老贵族的絮絮叨叨,找了个机会便将宋义远远地支开,让他出使齐国去了。

半道上,宋义正巧遇到了来自齐国的使者高陵君,宋义问他:“您是去拜访武信君的吗?”

高陵君回答:“是啊。先生有何指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