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曰“君子则吉,小人则凶”者,不可也。贤不肖存乎己,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名声之善恶存乎人。存乎己者,吾将勉之;存乎天、存乎人者,吾将任彼而不用吾力焉,其所守者,岂不约而易行哉!
唐韩愈《与卫中行书》
就在李由和章邯解了荥阳之围,进攻陈都的时候,咸阳的秦国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进入了白热化。斗争的双方是当时秦国政坛上的两大权臣,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
胡亥继位之后,并没有展现出一个合格君王的品质。丞相李斯见秦二世骄奢无度,于是经常劝谏,这让他心生厌烦。为了治一治没有眼色李斯,秦二世便让使者轮番去三川郡调查李斯的长子李由的罪证。
有一次,秦二世见到李斯,先发制人,谴责李斯身为三公之位,却失职导致了盗贼猖狂。
秦二世责备李斯说:“你看尧统治天下,庙堂高不过三尺,就像个破茅草屋,就算是旅店也比他的宫殿强。尧冬天穿鹿皮袄,夏天穿麻布,吃糠咽菜,就算看大门的也比他的待遇强。你看大禹治水,虽然功绩很大,但是累得瘦骨嶙峋,手脚都布满老茧,最后累死在会稽山,就算一个奴隶,过得也比他强。”
秦二世话锋一转,矛头指向了李斯:“难道享有无上尊贵的统治者都要像奴隶那样劳动吗?这些事都是低等人干的活,而不是高贵的人要做的。真正的统治者是要天下为我所用,这才是他们尊贵的所在。如果统治者都捞不到好处,又能用什么来治理天下呢?你来说说,怎么样才能让我永享天下,而没有祸患呢?”
秦二世此时讲话的嘴脸一点也不像君王,更像是个精明算计的市井无赖。想到秦二世开始调查自己的儿子,李斯有些害怕了。为了讨好皇帝,他灵机一动,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理论来博取秦二世的欢心。
李斯回答道:“陛下,一个国家之所以强大就在于它能否调用更多的资源。我们秦国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有制度优势,我们可以调用更庞大的社会资源。严刑峻法不仅仅是社会稳定的保障,更深层次地来说,这也是大秦帝国获得免费劳动力的重要手段。律法越是严苛,越是有更多的人服刑,从而政府能够免费征用更多的劳力。法律的本质依然是经济,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我建议在先皇制定法律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以‘督责之术’治理全国。”
“何为‘督责之术’?”秦二世问。
“‘督责’顾名思义,监督和责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国家宏观层面上来说,就是通过督责和赏罚将全体臣民纳于您一人权威的掌控之下;从个人微观角度来说,就是通过监督大臣们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赏或罚。重点是要轻罪重罚,以刑去刑。这样既可以加强政府的行政管理,稳定社会秩序,还可以为重大工程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而政府却不需要为此买单。”
秦二世看着李斯上奏的《督责书》,啧啧称赞。
看到皇帝开心了,李斯赶忙阿谀奉承:“陛下如此英明伟大,根本不需要听信那些大臣们迂腐的谏言。您只要用这套‘督责之术’管理他们,国家自然就会井井有条。正所谓明君独断,则权不在臣也。”
然而李斯绝不会想到,他提出的“督责之术”很快将会作用在他自己身上。
“督责之术”很快得到了施行。原本严苛的秦法律令更加残酷,天下流民四起,局势愈发危急。再也不接受大臣劝谏的秦二世将自己锁在深宫之中,只顾玩乐,即使丞相李斯也难得有面见皇帝的机会了。
而挡在李斯和秦二世之间的那个人,正是赵高。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赵高开始设计李斯,他故意借着闲聊的机会问李斯:“现在关东地区盗匪猖獗,皇上又要征发徭役修建阿房宫。他现在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我想进谏,无奈身份卑微。您贵为丞相,一言九鼎,为何不规劝皇上呢?”
李斯苦笑一下,摇摇头道:“我很早就想禀奏陛下了,无奈他久居深宫之中。我纵有很多想说的,话也传不到皇上的耳朵里。”
赵高拍着胸脯,一脸诚恳地说:“如果大人真的愿为天下苍生进谏直言,我赵某愿为您通风传信!”
赵高很仗义,李斯很感动。
接下来赵高的举动却让李斯一步一步进入了圈套。作为侍奉了秦始皇和秦二世两代君王的贴身宦官,赵高绝对是个善于揣测人心的魔鬼。他利用胡亥沉迷酒色的弱点,每次在秦二世和美人们玩在兴头上的时候,不失时机地派人向李斯通报:“皇上此刻正闲着,丞相赶快来上奏。”
接到通报的李斯急急忙忙跑到宫中觐见皇帝,不解风情地跟秦二世探讨盗匪之事。秦二世只好郁闷地整理好衣衫,赶走身边的美人,接见这个老糊涂。虽然秦二世嘴上应承着,心里却在抱怨。
一而再,再而三,赵高总是在皇帝最快活的时候派人通报丞相,不明真相的李斯总是不合时宜地汇报工作。秦二世觉得李斯这个老家伙是故意在跟自己作对,终于他愤怒地向侍奉在身边的赵高抱怨道:“我有空的时候丞相不来汇报,他偏偏在我寻欢作乐的时候前来捣乱。这是欺我年少,故意找麻烦吗?”
老谋深算的赵高看到皇帝对丞相心生芥蒂,趁机火上浇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陛下可就麻烦了!沙丘之谋,丞相功不可没。现在陛下顺利继位,丞相却迟迟没有加官进爵。他已经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样的嘉奖能再让他满足呢?难道说他想要封王?”
一丝不快从秦二世脸上掠过,赵高心里有底了。他故作神秘地说:“陛下如果不问臣,臣绝对不敢讲。”
“但说无妨。”
“陛下可知丞相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而据臣所知,陈胜这帮贼寇与丞相居然是同乡,所以贼寇经过三川郡的时候,李由才迟迟不肯剿匪。我打听到李由和贼寇有书信往来,目前正在暗中调查,由于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没敢立即向陛下禀报。”
最后,赵高又补上了致命的一刀:“丞相在外庭位高权重,势力甚至高过陛下了。”
秦二世听了勃然大怒,他立刻下令查办李斯。为了搜罗李斯通敌的罪证,秦二世命令监察部门全力搜罗李由和贼寇书信往来的证据。
李斯在朝廷之中也有是耳目的,当他得知赵高蛊惑秦二世查办自己时,方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来中了这个阉人的圈套。李斯决定反击,他要揭赵高的老底,让秦二世看看他的老师到底是个怎样伪善的人。然而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李斯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秦二世在下令查办李斯之后,就离开皇宫,跑到甘泉(今陕西咸阳市淳化县西北看滑稽戏去了。李斯多次来到皇宫觐见,都扑了空。李斯没有选择追到甘泉,当面向皇帝解释,而是留在咸阳城内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奏疏。奏疏的矛头直指赵高,谴责他“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
收到奏疏后,秦二世二话没说,顺手就把李斯的小报告传给了身边的赵高。师徒二人会意地笑了起来。
李斯棋差一招,这就是为什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面谈。面谈的作用就在于人们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传达信息。李斯仅凭一纸空文,秦二世当然不能切身体会到赵高的危险性;反观赵高,他一直服侍在秦二世身旁,他的语言、表情、动作,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皇帝。
决战未启,胜负已分。
殊不知,赵高早已给秦二世打了预防针。赵高说:“微臣是个宦官,对于一个没有后代的净身之人来说,官位和财产有什么意义呢?我一心一意只为陛下!”
是啊,在秦二世看来,赵高虽是老师,更是宦官。一个阉人能有多大的能耐?他能像你李斯儿孙满堂?他能把官位家产传袭后人?赵老师是位一心扑在工作上,清廉得不能再清廉的人了。
于是,秦二世如此回绝李斯:
“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
赵高立马神补刀:“现在丞相唯独怕的就是我赵高。他杀掉我以后,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犯上作乱了。”
“那还得了?现在就办他!”秦二世下令,立即将李斯逮捕入狱,交由郎中令赵高亲自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