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欲高飞而远集兮(1 / 2)

汉水楚风 文刀手易 6089 字 2023-05-15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武臣担任北伐的主将,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他们这支大约三千人北伐军从白马津(今河南安阳市滑县渡过黄河北上进入了赵地。

秦赵素有不共戴天之仇,当年秦将白起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仍尸骨未寒。武臣军队所到之处,赵国旧势力纷纷起兵响应,很快武臣就占领了十多座城池,士兵的数量很快从三千人集结到了数万人。

有了兵马,有了城池,武臣开始膨胀了。张耳和陈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变化,他们早就想摆脱陈胜的束缚了。俩人觉得时机到了,可以借武臣之手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推动武臣迈出独立第一步的则是一个新的身份。

张耳对武臣说:“将军在短短数月之间攻城略地,打下十多座城池,可谓是功勋卓著啊!”

武臣说:“是的,多亏了诸位的支持和指引,才能有如此战果。”

张耳又说:“论功行赏,功劳大就应该有相应的奖励。可陈王并没有封赏你,这未免有些不公平。”张耳说话时语气中故意带着一丝惋惜和不满,似乎对武臣的功绩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感到遗憾。

武臣沉默不语。

张耳稍稍顿了顿,接着说道:“我有一个建议,将军不妨自封为武信君,这样不仅能让人们知道您的功绩,也能让您在军队中更有威望。”

武臣听到这话,心里一动,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然而他心中有所担心问:“陈王要是不同意怎么办?”

一旁的陈馀赶忙帮腔:“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是为了大家的前途而努力,你的功劳不应该被忽视。你只是封君,又不是称王,你的功劳完全配得上这个封号。而且,作为一名忠诚的将军,你应该知道封号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你的领地不仅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还能够为你的家族带来荣耀和地位。不要让你的功绩被埋没,天下人应该为你而自豪。”

在张耳、陈馀的怂恿之下,武臣自封为武信君。

君这个封号很有意思,最早是对诸侯君王的称呼,在战国时滥用做功臣或贵族的封号,秦国的相国张仪就曾立下大功被封为武信君。而如今武臣也自封武信君,他其实在打擦边球。他想看看陈胜底线在哪里。武臣一方面在为自己邀功,另一方面顺便做了一次称王前的试探。

果然,陈王没有任何表态,武臣得逞了。

武臣带兵继续攻城略地,,正当他围困范阳(今河北保定定兴县准备强攻的关头,有一人求见。

求见的人名叫蒯通,蒯通本来叫蒯彻,由于西汉司马迁写《史记》时为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因此蒯彻就被改称蒯通。他是范阳当地人,熟悉局势,能言善辩。

为了避免范阳被屠城的命运,蒯通向武臣建议:“武信君,您无须大动干戈。我有一计,可以助您兵不血刃拿下范阳。”

武臣很是好奇:“请赐教!”

蒯通仔细为武臣分析局势:“范阳县令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他这一辈子也就图个荣华富贵。他之所以坚守城池也是为形势所逼,因为他害怕自己也被起义军当做秦朝的官吏清算,就像您之前所做的那样。现在范阳城内各种反对他的势力都在蠢蠢欲动,这就等于把他逼上了不得不拼死抵抗的绝境。”

武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都说穷寇勿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您能放他一条生路,再封他个一官半职,我看他没有不投降的道理。我和县令是老相识,如果您给我一枚授权的官印,我就能说服范阳县令缴械投降。”

武臣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立刻命人做了一枚官印交给了蒯通,让他去试一试。

蒯通临走前,补充说:“等县令投降后,您一定要给予他高规格的礼遇,让他乘坐豪华的马车在燕赵各地来回奔走,让他四处宣扬您的大仁大义。其他地方看到您如此优待投降的人,他们一定会纷纷仿效,不战而降!”

蒯通如愿见到了范阳县令,这个县令姓徐,是个不苟言笑的官员,周围的人都畏惧他。然而在他冷峻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此时范阳城已经被围数日,外强中干的徐县令早已如坐针毡。

蒯通见到徐县令作了个揖,然后故意大声说道:“大人,您大祸临头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