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工具,无论古今中外,仿佛只要一开会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要一帮人坐在一起,发表一些听起来很聪明的意见,就能解决困扰组织的所有问题。于是,陈胜向天下发出邀请,号召各路英雄豪杰齐聚陈县共商国是,组建反秦联盟。不过由于地域的局限,能够前来参加的大都是本地人。有德高望重的乡绅,有六国的旧贵族,有举兵造反的豪强。这其中还有两个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当年为了躲避秦朝迫害隐姓埋名在衙门做看守的张耳和陈馀。他们投奔了陈胜的起义军,分别担任左右校尉。
大会在陈县召开,各路代表围绕着一系列议题纷纷展开讨论。
第一个议题是复兴楚国。
陈胜起兵地点位于楚国故地,他周围的反秦势力也大多是楚人。于是大家觉得打着恢复楚国的旗帜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反秦的队伍。虽然都是叫楚国,然而此楚非彼楚,陈胜建立的国家号称“张楚”,也就是张大楚国的意思。陈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拉拢反秦同盟,而不仅仅局限于楚国。张楚这个政权大多由农民军组成,与楚国的旧贵族并没有太大关系。
第二项议题是讨论称王。
有与会者向陈胜称颂:“将军您披甲执锐,讨伐无道的暴秦,恢复楚国的社稷,理应称王才对!”
权力就像一个黑洞,它吸引着人们,让他们在其周围围绕,试图获取它所带来的利益和地位。随着人们越接近权力,他们的语言和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他们可能会说出与自己本来的想法相反的话,或者采取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行动,只是为了迎合权力的期望和利益。这是因为权力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够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让他们失去自我,变得越来越扭曲。
如今草根出身的陈胜正处在权力的中心,这个马屁拍得恰到好处,正合陈胜心意。然而正当他准备欣然接受的时候,有人跳出来唱反调。这唱反调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士张耳和陈馀。这俩人一心想要复辟故国。
张耳在大会上公然劝阻道:“秦国统治暴虐无道,搞得百姓国破家亡。现在将军舍生忘死,为天下除害,已经受万人敬仰。但是如果您今天称王了,就会让天下人看到自私的一面。”
张耳全然不顾及陈胜暗自不爽的表情。这时,陈馀也站出来,他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方案:
“请大将军千万不要急于称王,您现在应该立即着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尽快带兵西进破秦,另一个是派多路人马散到各地立六国的后裔为王,给秦国四面树敌。秦国的敌人多了,他就要到处灭火,力量必然分散,我们所面临的正面压力也会减轻。当您的大军攻占咸阳后,以德服众,成就帝业,到那时再号令诸侯也不迟。如果您今天在这里称王了,恐怕事业未成,人心却先散了。”
张耳和陈馀的行为确实有些冒失,他们忘记了陈胜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领导,不能接受直接的质疑和否定。即使他们的建议是建设性的,但是在陈胜看来,这种直接否定上司的行为是一种不敬的表现。如果你想在一言堂的职场上给领导提建议和意见,你需要记住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仅要方案过硬,还要照顾到上司的尊严和权威。你需要学会巧妙地说话和做事,以避免触碰到领导的逆鳞。因为你懂的,领导是神明,尊严和权威是绝对不能被挑战的。张耳和陈馀自恃才高八斗,见多识广,便认为他们的方案会被陈胜采用,然而他们错了。他俩没有弄明白领导的真实意图,即便方案再精彩,也会被否决。
在陈胜看来,开会并不是为了讨论问题、解决难题,而是为了让大家听他发表讲话,听他宣扬自己的主张。对于他来说,开会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一个达成自己目的的手段而已。在他看来,其他人的想法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他早已拿定了称王的主意。走完过场,万事皆安。在毕生夙愿即将实现之际,陈胜怎么可能会接受缓称王的建议?
最终,他还是力排众议在陈县自封为陈王,国号张楚。
不过陈胜并没有全盘否定陈馀的方案,他还是采纳了分兵多路进击秦都咸阳的策略:任命吴广为代理王,率领起义军主力向西进攻荥阳;派宋留带领一支军队南进迂回南阳,进攻武关,意取关中腹地。
除此之外,陈胜还采纳了陈馀四处点火的策略:派邓宗向南进攻九江;派魏人周巿夺取魏地。
张耳和陈馀在大会上公然和陈胜唱反调后,很快也意识到自己得罪了这个新兴政权的核心领导人。如果继续留在陈县,政治前途堪忧,恐怕得不到重用。经过再三考虑,张陈二人又生一计。既然陈胜对于四处点火的方案是认可的,那么他俩主动请缨去开拓北方根据地。
陈馀又向陈胜建议:“大王从大梁和楚地向西进军,当务之急是攻入函谷关,这段时间反而来不及收复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微臣曾经游历赵国,熟悉北方的人文地理,我请求大王派出奇兵,北上攻赵,我愿前往。”
陈胜觉得陈馀的建议确实不错,眼光独到。但是鉴于张陈二人反对自己称王的立场,陈胜对他们的忠诚度还是存有疑虑。为了保险起见,陈胜没有将北伐的军事指挥权交给张陈二人,而是任命老朋友武臣为北伐的将军,任命邵骚为护军。虽然张耳和陈馀依然有参与决策的机会,但是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被限制在了左右校尉的范围内,难以有出头之日。
陈胜拨出三千兵马,让他们北略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