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汉刘向《说苑·正谏》
大泽乡起义如同烈焰一般迅速点燃了大秦帝国积怨已久的民愤,一时间反秦斗争席卷各地。
江南地区的会稽郡郡守殷通是个政治上非常敏锐的人,他虽然身为朝廷命官,但此人看到了秦朝的统治即将穷途末路。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殷通准备造反了。不过起兵之前,他需要找几个帮手密谋一下。
那么,找谁来商量这个风险极高的事情呢?
殷通首先想到了一个人,项梁。他是当地的万事通,白黑两道通吃,曾经帮自己办过很多机密的事情,都很稳妥,是个靠谱的人。除此之外,更让殷通放心的是项梁的背景。项梁出身于楚国的贵族,是名将项燕的儿子,与秦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还有一个侄子,就是那个在人群中观望秦始皇登船,并叫嚣“彼可取而代之”的少年——项羽。
殷通非常了解项梁的底细。早在他来到会稽郡之前,项梁一直在咸阳附近谋生。后来因为杀了人,项梁被捕入狱,收押在栎阳县等待宣判。当时负责管理栎阳县监狱的是狱掾司马欣。在狱中,项梁通过四处打点关系,找到了蕲县(今安徽宿县)狱掾曹咎,托他给栎阳县监狱长司马欣写了封求情信。凭借着曹咎与司马欣多年的老交情,项梁才被网开一面,得以释放。
出狱后,项梁就带着侄子项羽离开栎阳县躲避仇杀,他们通过会稽郡吴县县令郑昌的关系,逃到了吴中避难。
来到吴县后,项梁凭借着和县令的良好关系和超强的社交能力,迅速在当地站稳了脚跟。由于项家本是楚国世家大族,再加上项梁见多识广,能力非凡,尤其在祭祀礼仪方面非常擅长,吴中当地的士大夫都比不上他。因此每当吴中当地开展徭役、祭祀等大型活动,县令都会找他来张罗打理。时间一久,项梁借此打通了当地上上下下的人脉网络。
然而,会稽郡守殷通只看到了项梁能力出众的一面,并没有看到他那深藏的野心。
项梁既是名将之后,又闯荡过江湖杀过人,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他在吴县站稳脚跟后,便开始秘密豢养门客,而这在当时是被秦朝政府明令禁止的。这些门客有的人武功高强,孔武有力,甚至能像鲁智深一样倒拔垂杨柳;其中还有一位具备特殊技能的门客被项梁秘密安置在家中,这人对外称病不出,其实在私铸大钱,而造钱的目的是用于购买兵器和盔甲。
养死士、铸私钱、私藏武器,项梁所做的事件件都是死罪。
项梁的野心越来越大,这些年来,他暗中培养的门客多达九十人,个个身手不凡。项梁经常用兵法突然拷问门客和项家子弟,以此测试他们的能力有没有长进。
收到了会稽郡守殷通的邀请信后,项梁带着项羽一同动身赶往会稽郡守府。当他得知事关机密,项梁便让项羽留在郡守府大门口守候,他自己独自一人去拜见殷通。
俩人见面寒暄之后,殷通随即就将项梁引入了内室。殷通十分清楚项梁的底细和背景,因此对于准备起兵造反这件事情,他毫不避讳。
殷通开诚布公地对项梁说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江东地区全都乱了套,我看大秦气数已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打算在会稽起兵,你和桓楚跟我一起干,怎么样?”
殷通提到的桓楚也曾经做过楚国的将军,楚国被灭后他被迫逃亡。桓楚聚集起一批妄图复兴楚国的亡命之徒,以水泽为掩护,与秦政府打起了游击战,成为吴中地区赫赫有名的江洋大盗。
项梁听到殷通的话,先是一惊,他没有想到这个郡守如此有胆识,说干就干毫不含糊,而自己作为项燕的后人,等的就是造反的这一天。
然而项梁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兴奋冲昏头脑,他很快镇定下来,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此举风险极高!如果事成,这反秦的大旗是殷通所举,名和利统统会被他所赚取,自己则与桓楚相互牵制,只能服从殷通的指挥;而万一事情败露,殷通一定会把自己和桓楚推出来做替罪羊,作为为秦朝政府平叛反贼的政绩。
项梁看着笑里藏刀的殷郡守,他正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既然郡守已经冒着死罪开了造反的口,这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如果自己退缩不答应,殷通绝对不会让自己活着走出郡守府。
沉思片刻后,项梁不露声色地找到了一个理由:“桓楚乃朝廷通缉要犯,我听说现在他正躲藏于大湖之中,人不是太好找。不过我侄子项羽跟他私交甚好,应该知道他的下落。项羽现在就在大门口候着,我出去叫他进来?”
郡守大人点点头,同意邀请项羽一起进来议事。
项梁出门立刻找到了项羽,把他拉到一旁如此这般地耳语一番。项羽点点头,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衫和腰间的佩剑,随即俩人转身又走进了郡守府。
殷通正坐在堂上等着,和项梁谈过后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时,项梁带着项羽恭敬地趋步走进正堂。郡守大人定睛一看,这小伙子二十岁左右模样,相貌堂堂,英气逼人。他双眸炯炯有神,散发出一股不可抑制的自信和果敢。他身高八尺,体格彪悍,腰间配着一把长剑,剑身闪烁着寒光,给人一种凌厉的感觉。
殷通伸出大拇指正准备向项梁夸赞他侄儿的雄伟,不料项羽脚步不停,直逼近身。他抽出利剑,寒光一闪,瞬间就把殷通的脑袋砍了下来。
只见那个头颅骨碌碌在地上转了一个圈,还保持着一脸惊讶的表情。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殷通没有看错人,项梁一直包藏祸心;殷通却又看错了人,他没有想到项梁绝不甘为人下。殷通也没有看错形势,谁先举兵,谁就将抢占反秦的先机;然而殷通最终棋差一招,他选错了帮手,看错了项梁。这个家伙比他更快,也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