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如此!
朱由崧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君权神授也好,迷信思想也罢,哪怕包括宗教在内,所有以前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都是用来愚民所用,作为这个帝国的高层统治者,朱由崧还是很客观的,一句话说,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能够预测灾难。
阮大钺自然也不相信朱常渊。
但讥讽朱常渊事情事小,接下来打乱了朱常渊的计划事情就大了。
比如说,从山东到福建数千公里的海岸线上,唯独淮安和扬州二府的百姓,在朱常渊的士兵宣传了以后没有被迁移。
不是百姓不愿意迁移,而是有很多百姓都已经被朱常渊手下的士兵说动,甚至于都跟着往高处跑的时候,驻扎在江北四镇靠海的军队出动了。
这些军队打着朝廷的旗号,一边宣传弘光皇帝的圣旨,一边强令百姓不许迁徙。
朱常渊接到淮安和扬州府的情况以后,脸色很黑。
他之所以在第一时间让老百姓迁移,主要目的并不是想要得民心,而是因为这场灾难由他引发,他有义务帮助老百姓避免灾难的发生。
可是现在倒好,一帮明朝的遗老遗少竟然用老百姓的性命作自己的政治筹码,这让朱常渊如何不气。
可是气归气,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做什么了,因为现在已经是第二天早上,距离海啸的到来还有区区十二个小时,就算是现在快马加鞭的跑到淮安和扬州,无非是和朱由崧打一架而已,没有时间迁徙老百姓了。
“这是我的罪过,你们继续努力,能救多少算多少吧!”朱常渊无奈的挂了电话,然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凝视着这个平静的海面。
中午的时候,各地陆续传来电话向朱常渊报告消息。
山东迁徙工作完毕,除了少量不相信固守的老百姓之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全部迁徙往安全地区。
福建老百姓在大木的帮助下提前完成了迁徙。
浙江的迁徙工作比较麻烦,一直到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才马马虎虎搞完,倒不是当地官服阻挠,而是浙江靠海的渔民和北方几省的地域文化略有差别,比较排斥那些劝说的人,但是好在,在士兵的威逼利诱和恐吓之下,迁徙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剩余百分之二十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鉴于两广地区的特殊性,士兵们又没有,而总指挥孔和现在还身在传信途中,所以朱常渊没有让他们上报完成情况。
再说了连广地区即便有海啸,也不会太严重,毕竟外面好几道岛链加上吕宋群岛的遮挡,到时候即便海啸到达此处海域,能量应该也消减的差不多了。
得到浙江和山东的消息后,朱常渊如释重负。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大木过来,陪同朱常渊站在远处靠海的山坡上,看着异常平静的大海,心中却在腹诽:不像能有海啸来的样子啊!
“王爷,台湾和琼州并没有得到消息!”大木看着朱常渊说道。
朱常渊自然知道,但是他手底下兵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能够把大陆百姓弄好就不错了,台湾是没有那个能力,毕竟组织时间太短了。
至于海南岛所在的琼州,则没有关系,因为和两广地区一样,外面有吕宋和第二岛链这能为它阻挡第一波和第二波攻势,不会有大的损失。
“寡人之力亦有限!”说到这里,又无耻的扯了一句:“再说了,寡人只是梦到太祖皇帝托梦,并不知到底是真是假!”
噗!
大木听了一会,心中无奈的一笑,不知道是悲是喜,暗道:这延明王也太扯了,竟然连他自己也没有底。
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海明平静的像一面镜子,在落日之下泛着一层诡异的光芒,让大木隐隐感到有一丝不安。
“咕。。。。”
一声怪异的,他从来都没有听过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海上传来,可是大海仍旧没有任何的动静,连一丝海风都没有,让大木的心情更加紧张了。
现在不止是他,就连山上的那些对着大海观看的百姓的脸上,都有了一丝恐慌。世代生活在大海边的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诡异的画面。
“这,这是怎么回事,海上的风都没有了?”有人窃窃的说道。
“我也不知道啊,看来延明王说对了,大海发怒了啊。”另一人附和。
“发怒了,发怒了!”
同一时间,山东半岛南侧和浙江、南直隶外的海岸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淮安府的村民看着海平面,一个个像是见了鬼一样,同时,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了不妙,赶紧撒腿往山上跑。
不过,他们还没有跑多远,就被当地的官兵给赶了回来。
有些农民发怒了,自发的组织起来往高山上冲击,终于在大海啸来到的最后一刻冲上高山;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幸运了,要么是没有抗得过官兵的镇压,要么是由于距离高坡太远无法走到。
至于家里的粮食和牲口,就想都不要想了。
“咚、咚咚!”海上像是响起了炸雷之声,然后,在人们惊恐的目光里,海岸迅速的后退。
十米、二十米、三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