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不虚此行(1 / 2)

最才子 华西里 4282 字 15天前

先去入学时,吴节听程管家说,这个代时升原本是个举人,学问其为出sè,以前好象还当过官,后来就一直跟着陆炳,干了十多年幕僚。

后来因为身子不成了,又无儿无女,没地方可去,索xing在陆府做了西席先生。

凭心说,吴节对明朝的教育还是相当看不起的。从他手头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古人教书,大多采取填鸭式教育。通常是先生先念一段书,然后让学生跟着念,接着解释这段话的意思。如此几年,直到学生将四书五经囫囵吞枣背熟之后,再教他们写八股时文。

这种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多半是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全然没有思考能力。

这也是当初他为什么没去杨宗之那里读书的缘故,感觉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别人读书不过是为了科举,抱有很强的功利xing,吴节读书纯粹就是兴趣。没有考试压力,自然不肯去学校受那种罪。

这次来陆家族学读书是一次意外,毕竟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秀才,无力反抗权势滔天的陆家。况且,进了学校,或许要机会得到唐宓的消息,还有五两银子的助学款可拿。何乐而不为?

罢了,且在这里呆上两个月,等中了举人再说。

因为对明朝的学堂已有成就,因此,在吴节心目中,学堂的教师应该是那种食古不化的迂夫子。一身青袍,头戴四方平定巾周拿折扇,道貌岸然,儒雅温润。

可眼前这个姓代名时升的先生却让吴节大跌眼镜。

随着得得的木杖声传来,书屋的大门本人猛力推开,走进来一个柱着拐杖,只剩一条tui的老人。

这老者看起来身材高大,虽然也作儒生打扮,可一条刀疤从右额一直延伸到左上嘴chun,看起来甚是狰狞凶恶。

一看他的面相,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

一个残废,自然不好做官,也不方便抛头lu面,做个教书先生倒是不错的选择。

“人都到齐了吗?”代先生眼睛中精光一扫,四下看去,落到面前那个空着的位置上。眉头一皱:“陆轩呢,陆畅。”

听代时升点自己的名字,陆畅好象是耗子见了猫,慌忙地站起来。因此动作太急,胖胖的身体撞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响。

坐在他的后面,吴节看到小胖子脖子后面那一丛寒毛偷偷地竖了起来。

小胖子惊慌地回答:“先生,陆轩他、他、他他,他病还没好,说是受了风邪,估计还有三五天才能过来。”“手无缚鸡之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将来就算做了官,也没办法报效朝廷。”代先生哼了一声:“也罢,他虽然身子缩,学业倒也不错,就让他再歇息几日。上课了,咦,又来了新人!”代时升发现了坐在角落里的吴节。

吴节忙站起来,恭敬地一作揖:“彝见先生,学生吴节。”还没等吴节说完话,代时升就打断了吴节:“我又没叫你,你插什么话。看你模样也是个有功名的秀才,如此不晓事。进了我的学堂,得依我的规矩,没我同意,任何人不许废话。还有,我上课的时候,你得给我打起精神听着,不许说话、不许看闲书、不许睡觉、不许走神、不许东倒西歪……”

一连十几个不许之后,代时升这才示意吴节坐下。

吴节以前在四川的时候是有名的青年才子,别人见了他,不管是知府还是知县,对他都是客客气气,什么时候吃过这种呵斥,心中微微有些不快。

前排的小胖子陆畅转过头用同情的目光看了他一眼。

“陆畅,你东张西望什么?”严厉的声音响起。

“没什么,我……”

“坐下!”声音更严厉。

代先生威严地看了众人一眼,目光又落到吴节身上,冷笑:“我知道陆家新招了不少有功名的士子,有功名啊,了不得啊!在外面,别人见了你们都得恭敬地打拱手作揖,叫一声相公。有的人甚至还有才子之名,写得一手好文章。不过,在我眼中都是个屁!”

代时升说得很不客气,吴羊心中微微有些恼火。

代先生接着道:“我们陆家族学同其他学堂可不同,其他学堂教书,为得是让你们参加科举,做官。可我这里,不会教你们怎么考试。

在座各位有许多秀才,考了一辈子,将来要想考出个官儿来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陆家的子弟,有陆公提携,将来甚至不用参加考试就能谋个一官半职。我若再像其他学堂那样教你们考试,又有什么意义,又如何能显出手段?”

“好,废话不说了,上课,今天这节我教你们写地方主政官上报朝廷的钱谷策书。在教你们格式之前,我先说说国朝洪武十五年的那桩案子…洪武年间时帝方盛怒丞相御史莫敢谏。士利叹曰:上不知,以空印为大罪。诚得人言之,上圣明,宁有不悟……”

这一说,就是一个多时辰,将这桩案子的来龙去脉说的分明。

所为空印案,指的是明朝洪武十五年的旧事。

明朝时每年地方都需派人至户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方能结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须再盖上原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

因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xing做法。

又因为钱粮在运输过程中会有损耗,所以从运送一直到户部接收时的数字一定不会相符,在路上到底损耗了多少,官员们无法事先预知,只有到了户部将要申报之时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额,所以派京官员都习惯用空印文书在京城才填写实际的数目。

明太祖朱元璋获知此事后大为震怒,认为这是官员相互勾结的欺君重罪,下令严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