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君,每天要处理数量庞杂的事务,不可能把中央和地方的奏章都看完,前明通过设置司礼监来帮助国君处理国事,总算才能应付过来,但是新朝废除了太监,大大缩减了宫廷的规模,皇帝身边的机要处只能签收奏章,并不能代皇帝来批阅。为了减少精力的消耗,在经过了几年的磨合之后,新朝中枢也形成了惯例,平常的公文直接由内阁批阅签发,重要的事务则由内阁写成简略的公文递送给皇帝,一般还要附上内阁的建议,以便加快事务的处理流程。
荷兰人的借兵提议牵涉到了军事,这是由皇帝才能决断的大事,所以内阁也必须报告上去,为了加速处理并且尽快做出建议,丞相不得不召集了两位大臣一起商议。
点了题之后,丞相也没有再浪费时间,直接就看向了孔璋。“孔司长,荷兰人这事归根结底是外事,应该是由你来负责的,你和外务司的官员们,有商量出了什么结果没有?”
“回丞相,我们是前天才收到报告的,当天就马上上报了,所以留给我们这边的时间也比较仓促,一时间恐怕难以做出万全的判断。”先给自己做了一个铺垫之后,孔璋说出了他征询的几位外务司官员的意见,“不过,依照我国看来,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之间的争斗,只不过是西洋人狗咬狗,他们谁赢谁输,本来也不会事关到我朝的利益,毕竟不管是谁,他们都要寻求和我国通商……”
一边说,孔璋一边小心注意丞相的态度。
丞相不置可否,面色也十分沉静,只是拿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茶,但是孔璋知道,从这个习惯性动作来看,丞相并不太满意他的这个回答,于是他更加坚定了之前的决心,马上话锋一转,“不过……南海濒临我朝海疆,又是商路的交通要道,如果我朝一直袖手旁观,那也说不过去。我等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趁着西洋人的内乱,扶持一派打压一派,不仅可以加固我朝对海疆的控制,甚至……甚至在外海获得一些领土据点,也未可知……总之,这是个好机会,不可轻易放过。”
“所以司长的意思就是要答应荷兰人的提议,参与其中?”丞相还是不动声色。
“经过我司内的研讨,确实可以如此做。”孔璋点了点头,不过为了给自己留些余地,他又加上了解释,“不过……参与其中并不一定意味着要真的和荷兰人一起对西班牙人打仗,这个度可以之后再定夺,可以明助也可以暗助,总之……我们是觉得,不应该袖手旁观。”
他现在是丞相的直属官,又一心想要谋求把外务司变成外务部,成为一个真正的内阁大臣,所以行事最需要考虑两点其一是要讨好丞相,顺着他的意思;其二是要体现外务司的重要性,让外务司的升格有理有据。
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争斗,本来确实是不至于影响到大汉的利益,但是如今荷兰人已经求上了门来,如果在机会上来的时候还要碌碌无为的话,那就与宗旨背道而驰了,而且肯定也不会得到丞相和陛下的欢心。
所以和司里面的那些专门负责西洋事务的外务司官员们研讨之后,他们最终还是得出了需要干涉的结论。
“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丞相放下了茶杯,然后看向了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商相周学智,“商相,你意下如何?”
“回丞相,我觉得倒还要稳妥一些为好。”周学智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今西洋人之间混战,不断厮杀,到了现在还没有分出个胜负来,既然胜负未分,那么我朝又何必去参与其中?他们的根本重地是在西洋,不在这里,如果我朝襄助荷兰人,那要是西班牙在西洋赢了,岂不是让我们前功尽弃?再说了,比起西班牙人占据的吕宋来,依我看同西洋人的贸易要对我朝更加重要得多,尤其是西班牙人手中的黄金白银,更是对我朝至关重要。我朝若是两不偏帮,西洋人之间纵使打得再厉害,也要同我们通商,将黄金白银贩运过来,若是我朝参与到了其中,不管东海南海荷兰人是胜是败,这美洲的白银流入一时是肯定会断绝的……也许荷兰人会在战后给予我朝一些补偿,但是这岂能够和损失的白银相比?再说了,如果我朝帮助荷兰人打赢了这仗,日后我朝前往西洋的商路上,就是荷兰人一家独大了,这恐怕也不是好事……”
周学智是商相,平日里一直都致力于开发商业,扩大国朝的收入来源,因而也最看重商业的稳定。在他看来,西洋人的内斗无非就是狗咬狗,和中国的利益牵不上关系,如果参与到了西洋人的内斗当中,就会极大地影响到中国的商业利益,更加有可能把荷兰变成垄断东西洋贸易的唯一一家海商,那还不如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