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杨格在吉林城停留一夜后并未立即南下,而是东去宁古塔视察了第二批京营八旗安置准备,在东三省总督依克唐阿叠次电报催促下才在如期而至的大雨中转道向南。
所谓百里不同天,宁古塔东部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部、南部则因长白山的阻挡和渤海的影响,雨水小了很多,可对吉林、黑龙江的防洪准备也是一场考验。移民盛京是成功了,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参考,却又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志锐发动第一批八旗成以校为单位和汉族移民组织的垦屯兵团一起,在二道松花江两岸筑成一道不高的土坝,就匆促的时间和有限的人力以及要支持两个旅两万人出境作战的后勤补给而言,算得上是颇出力而且颇有能力的了。
杨格一边走一边看,依克唐阿却是急得跳脚。
俄国公使喀西尼到了奉天城,清俄两国的停战以及继续圣彼得堡未竟谈判中牵涉东三省地方的事务,朝廷没有专断,交由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和东三省总督府,与俄国人“商量着办”,商量妥当了再签约。
在依克唐阿看来,老毛子的援军越来越近,边境虽然停火了,可和约没有签订之前,得到援军的老毛子会不会翻脸?这是一个大问题呢!老帅当然知道杨格主导此战的战略,正因如此才生怕在最后的关头断送了前番的努力,给大清国引来一场承受不起的全面战争。再说了,跟俄国人也谈得七七八八了,能不能成,还得杨格看了拟定的条约草案之后表态再定。杨格要说不成,那就不成喽,得重新谈过。故而,喀西尼也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却在东方支队随时可以向海参崴进军的节骨眼儿上不敢造次,还得老老实实的在奉天城里跟总督大人磨叽,恭候参谋总长的大驾光临。
总算,到了8月2日,杨格在铁岭北面三十里处的高丽屯来电,3日傍晚铁定赶到奉天。
3日傍晚,西方红霞满天,东南方的天际却涌起一片片羽毛状的云彩来,羽毛越堆越厚,颜色也随着天光的逐渐暗淡和云彩的厚度增加而呈渐铅灰色,预示着辽河大平原的晴日即将过去,雨水季节到来。
北门,冠盖云集,军伍整肃,旌旗飘扬,人头攒动。
关外军团司令部没有打算给喀西尼等俄国人面子,事实也是如此,参总带领第三军在边境地区打了几场漂亮仗,挫败了骄横跋扈的老毛子强租军港、强修铁路和强夺路权、矿权的企图,就值得欢呼、庆祝嘛!
刚刚组建完成的,隶属军团司令部军政部宣教处的军乐队也整齐列队,各式西洋乐器和东方的乐器很惹眼的组合在一起,再与威武而美观的深绿灰色军礼服一搭配,呵呵,老帅和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觉得在洋人面前倍儿的有面子。什么,还不够?看看稍远处的军团警卫团官兵们,一水的国造新式步枪,一色的深绿灰军礼服,一样的威武昂扬的斗志和严肃中带着渴望杀敌立功的神情,够不够?!服不服?!
总之,排场不仅仅是用来迎接参谋总长的,还是用来震慑老毛子外交官的!
依克唐阿和三省屯垦兵团司令耿凤鸣,第二军副司令马玉昆站在一起,他们的身后是一大群的将领和青年参谋军官们。第二军比第三军多了近四个月的整训时间,得到新一批武备生的加强,因为荫昌和联芳在武备学堂执行《第一军四大条令》,还有受到从武毅先锋军推荐到学堂深造的如赖小顺等人影响,这批武备生与以往不同,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完全符合新式建军的需要,其中少数优秀者已经堪堪够格在跟随杨格一段时间后,充任团级参谋军官了。他们已经得到参谋次长荫昌和老帅的承诺,即将担任杨格的副官,而郑邦彦则荣升为副官长。所以,在迎候等待的人群中,他们是最为期盼和激动的。
“荆山。”
“在。”马玉昆又向老帅靠近小半步。
“你的腰带有些歪咧。”依克唐阿说着话,替马玉昆整理好礼服的腰带,点点头,笑道:“这身衣服就是好看,可惜啊,我还得穿这身官服,戴这顶凉帽。”
“大帅,干脆换装吧,以职部看,您穿了上将制服比这身官服更能体现咱大清国东三省总督的威风。有的规矩得改改了,咱们东三省是全国新政的标范,关外军团是全国新式建军的楷模。”
“唉......”依克唐阿叹息了一声,摇摇头不再说话,目光也放到了远处。杨格有杨格的追求,依克唐阿有依克唐阿的坚持。当然,杨格的追求是主流,依克唐阿的坚持仅仅是个人的东西,不能在职位上表达出半分来。否则,自己和杨格的亲密关系就会终结,自己梦寐以求的国泰民安、边防稳固大局就会崩坏。对此,杨格应当是有默契才是,你干你的,只要能富国强兵,老头子我都支持你,但是你不能勉强实际上就是金身泥胎菩萨爷的老头子去干违心事儿吧?
所以,在接到志锐的电报之后,依克唐阿决定以官服顶戴迎接凯旋归来的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