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有些手足无措,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你现在是王爷了,不能再和从前一样。”
“现在是外甥见舅舅,和我王爷无关。”
杨元庆又笑问道:“舅母呢,已经休息了吗?”
裴敏秋从旁边走上来笑道:“你的福表弟喜得第四个贵子,舅母要照顾孙子,所以这次没有一起过来。”
“第四个?”杨元庆有些愕然。
“唉!福儿就是生儿子的命,他媳妇肚子就没有停息过,一连生四个都是孙子,我已经快麻木了,家里发生的事多着呢!我慢慢给你说。”
杨元庆点点头,带着李京来到了自己的外书房。
两人来到书房坐下,一名侍女给他们上了茶,李京苦笑一下道:“我不知该怎么提这件事,但有些话还是得说,我不妨坦率,我现在是梁朝的鸿胪寺少卿。”
杨元庆脸上并没有露出惊愕之色,在家事上,听见李京一连得了四个孙子,他是有点惊愕,但在政治上,就算天塌下来,他也能不露声色。
“舅父是几时加入梁朝为官?”杨元庆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问道。
李京见杨元庆并没有表现出惊怒之色,他一颗心稍为放下,微微叹息道:“半年前,圣上亲自到我家里来请,我感于他的诚意,便答应入仕了,而且你母亲的坟墓又重新被梁朝修建,占地百亩,按照皇室的规格,气势宏大,有专门的看陵人,当地人都把你母亲的墓称为太后墓”
杨元庆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李京的述说,但他脑海里却在迅速思索舅父的来意,很明显,舅父是以梁朝使者的身份前来,包括萧铣笼络舅父,重修母亲墓地,这些都可以视为是对自己的示好,萧铣是有很强的政治目的。
“圣上说,当年你和他的私交很好,而且在江都,你们还曾经合作过,他很希望这种友情及合作能延续下去。”
杨元庆的沉静让李京十分紧张,他忽然意识到,他们甥舅之间那种单薄亲缘关系不足以承受得起他所带来的使命,杨元庆不可能因为他是舅父而答应他的某种要求,必然是根据北隋的利益来考虑,他很担心杨元庆如果婉拒了他的提议,他回去怎么交代。
杨元庆点点头道:“确实很感谢萧铣在江都对我的协助,不知这次舅父来,萧铣给了你什么样的期望,我是说,你带着什么样的任务?”
杨元庆的直言不讳使李京忽然不紧张了,他也冷静下来,不管怎么说,他是梁朝的鸿胪少卿,至少应该完整地表达出梁朝的意愿,而且还要维护梁朝的尊严。
李京叹了口气,坐直了身子,也坦率地说道:“这次我来,是作为圣上的特使前来,一是希望隋朝能承认新梁朝对原来西梁朝的正统继承,其实是希望我们两朝之间能结为盟友,共同对付唐朝。”
‘共同对付唐朝?’
这句话令杨元庆很感兴趣,虽然他和唐朝刚刚达成和解协议,但和解只是对过去双方敌视的一种缓和,或者说只是一种停战协议,并不意味着将来他们就不会兵戎相见,而且协议上说得很清楚,一年之内互不侵犯,也就是说,隋唐两朝之间的和解协议只有一年的有效期,一年后,唐朝已经稳定了关陇局势,开始向东扩张,而自己也应该平定了河北。
而且隋唐间的和解协议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双方都有意忽略了,那个协议只是保证互相不侵犯彼此领地,但并不保证他们在领土以外的地方也会和睦相处,比如隋军攻打洛阳,而唐军也在攻打洛阳,那么两者之间为争夺洛阳而爆发的激战,就不在协议范围内,这是一种刻意的忽略,双方都不愿意受到这个协议的太多束缚。
如果能和萧铣结为盟友,倒是有利于抑制唐朝对南方的扩张,如果梁朝和唐朝发生激战,他可以派军队赴梁朝参战,或者他在背后支持梁朝。
想到这,杨元庆微微笑道:“当年舅父舅母对我有抚养之恩,既然是舅父亲自来出使,我焉能不给舅父面子,另外,我和萧铣确实是多年的交情,我也愿意和他延续过去的友情,这样吧!作为对他派舅父出使太原的回应,我们也会派一名特使代表隋朝出使西梁,先答应你们的第一个要求,承认梁朝合法,然后我们再慢慢谈结盟之事。”
李京大喜,“那么我们明天就可以出发!”
“不急,舅父难得来一趟,就多住几天,好好了解一下太原的风土人情,明天我陪舅父去逛逛太原北市,看看能不能给舅母买点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