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三喜临门
“小哥、小哥,嫂子生了,是个千金啊!”侍卫长吴三跑进司令办公室大声报喜。《》
萧益民手中的钢笔顿时滑落,激动地站起来:“好、好!我这就赶回去,这就回去……”
萧益民军帽都忘了拿,兴冲冲跑出办公室,忽然又转回来,大声笑道:“包大哥,发给钟颖的电文草拟好了,麻烦你润色后发出去,今晚到我家喝酒,一定要去啊……还有各位弟兄,不值班的今晚统统去!先走了啊,哈哈……”
包季卿和一群机要参谋看到萧益民如此失态都笑了,包季卿也很为萧益民高兴,少有地和参谋们开起了玩笑:
“我们萧司令的观念和我们不一样,他整天想着有个女儿,我曾问他,为什么如此喜欢女儿?他的回答是:一、女儿更亲近爸爸;二、嫁女儿的时候可以明目张胆地收彩礼,名正言顺地发一笔小财;三、只要是女儿生出的孩子,不管女婿是谁,孩子都继承了外公外婆的血统,都是自己的亲骨肉。”
众参谋都是思想活跃、智力超群的人,听完包季卿的话依然愣了半响,这才哄然大笑,越想越难以抑制笑意,年长一些的纷纷笑骂爱情专一的司令竟然也有这么贪婪龌龊的想法,却又不得不承认,女人出墙的事虽然不多,但确是千百年来真切存在而且无法避免的,如此一想,还真觉得萧司令说的有道理。
萧益民赶到家里,接生的教会女医生齐雅嬷嬷和两名女护士刚收下大红包出门,四十来岁身材高大的齐雅嬷嬷看到大汗淋漓的萧益民跑来向她致谢,连忙恭喜萧益民,说了一通母女平安小女孩非常可爱的客气话,趁机请求萧益民答应妻子易真颖加入基督教,成为上帝的女儿。
兴奋的萧益民一口答应下来,再次对齐雅嬷嬷和两个女护士致谢,一直把欣喜的齐雅嬷嬷送到门口登上马车离去才回来。
萧益民的两个儿女都是德国教会的妇科专家齐雅嬷嬷接生的,妻子与齐雅嬷嬷之间来往频繁感情很好,加上妻子拿出巨资与齐雅嬷嬷合办的孤儿福利院两年来成倍扩大,早已在四川善名远播,经过中外记者的多次采访报道,孤儿福利院获得中外慈善机构的高度赞扬,国际红十字会年初派来代表送上一万元捐助,对成都福利院收养五百余名孤儿的规模、齐全的设施和制度、井然有序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条件都赞不绝口,把成都孤儿福利院称为模范福利院。圣堂最新章节
因此,萧益民早就有思想准备,他知道心地善良耳根子软的妻子在齐雅嬷嬷永不停息的蛊惑下,迟早会加入基督教,只是怀着孩子没时间对自己提起罢了,既然这样还不如痛快答应下来。
在萧益民看来,不管信什么教都无所谓,妻子有权选择她自己的信仰,而且有了信仰也就有了精神支柱,人会变得坚强一些,总比没信仰要好。
萧益民没料到的是,心满意足的齐雅嬷嬷回到教会,立刻将易真颖即将入教的喜讯告诉神父乐博思和一群修士修女。
年逾五十的德国神父激动得手舞足蹈,当即决定将此喜讯电告设在上海的基督教总会,并乐观地表示:“将军夫人的入教,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是上帝对我们这些仆人最大的奖赏和激励,基督教必将在广袤的中国西部得到弘扬,上帝的福音必将传遍古老的东方大地!”
聚在二楼客厅里的一群女人看到萧益民到来,纷纷向他恭贺致喜。
萧益民频频回礼乐得不行,逐个拍拍萧风、萧霜、萧雪、萧雨四个妹妹的脑袋,故意转向红光满面的麻小月询问:“你们怎么不上学都回来了?好像学校没放假吧?”
麻小月嘟着嘴埋怨起来:“你不关心我们嫂子,孩子出生了都不知道,还要人通知才知道赶回来。”
萧益民尴尬不已,嘿嘿一笑立即溜进卧室,随手关门的时候听到外面传来阵阵哄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两步跑到床前,捧起妻子苍白的脸,无比痛惜地说道:
“累坏了?我没想到这么快就生,比齐雅嬷嬷预测的日子还差一星期,所以就……小颖,辛苦你了!”
缓过来的易真颖精神很好,握住丈夫的手幸福不已:“终于为你老萧家生下个闺女了,你不是说有男有女才能组成个‘好’字吗?”
“嘿嘿!好是好,就是你太遭罪了,我心疼。”萧益民得了便宜开始卖乖。
易真颖忍不住拉过丈夫的手咬一口,然后望向一旁的俏脸绯红不敢抬头的小护士,笑了笑低声说道:
“去看看女儿吧,肉呼呼的,长得有点丑,但齐雅嬷嬷说女儿非常漂亮,非常健康,你去看看吧。《》”
萧益民连忙走到小床前,欣喜地端详长着浓密头发的女儿,禁不住伸出手轻轻抚过她粉嫩的小脸蛋,似乎要将心中涌起的万般柔情和慈爱,传递给尚未睁眼的宝贝女儿。
小护士低声说孩子的鼻子和嘴巴长得像爸爸,然后委婉地建议萧益民不要打扰孩子,要让孩子的妈妈好好休息。
萧益民连忙答应,怜爱地低头亲了亲女儿的小手,回到爱妻身边说了一箩筐动听的话语,这才依依不舍离开卧室,十四岁的小妹萧雨低声通报说,好多客人已经登门道贺了,正在楼下正堂喝茶。
萧益民连忙下楼,看到邹老夫子、军校教育长徐孝刚等七名老友正在喝茶谈笑,几步上前向大家致谢,众人纷纷恭喜萧益民,寒暄好久方才坐下,最近忙得脚不沾地的张澜和曾寿五双双在这个时候到来,两人身后的侍从还抬着盖上红绸的两筐贺礼。
“喝酒、喝酒!午饭时间到了,一鸣你怎么招待客人的?”
邹老夫子一开口,立刻引来满堂附和,萧益民喜笑颜开地请大家前往中院大餐厅,早有先见之明的大厨们已经做好了大半桌精美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