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爷爷说木头哥以后是咱们村最有出息的,娶我姐正合适,我爹娘都这么说”。
张木听了,不禁想到回来的时候,村老看自己的眼神。哎,希望父亲尽快去回绝了村老。
摸了摸刘小柱的小脑袋,看了眼村老的小孙子,张木开口:“大人们说着玩呢,没有的事情,你们也别乱说,快回家去吧,河边待久了,小心着凉”。
“真的嘛?那我回去告诉我哥,他在家可难受了”,刘小柱听了张木的话,撒开了腿往回跑。小石头看了看张木,也跑了。
一群孩子,做鸟兽散,一溜烟没影了。
张木转身回家,得催自己父亲今天就去把这事说开了,省的闹心。
走进村头,就听见小孩哭嚎声,大人的打骂声,不用想,河里摸鱼弄了一身湿漉漉的,回家不挨打才怪,虽说小河水不深,但以前确实也出过意外,雨季的时候涨水,有孩子淹死过。
张木回到家发现只有母亲一个人坐在院子,手里拿着针线,正做着一件外衣,看大小,是给自己的,边上我还有纳好的一双鞋底。慈母手中线,张木觉得有点舍不得离家了。
“去哪儿了,吃完早饭就不见人影了”,张母嘴上唠叨着,手里针线却没停下,说着还用针挠了挠发痒的头皮。
“娘,我去山腰上转了转。爹呢,我在河边看到刘叔家的小柱了,嚷嚷着问我是不是要娶大丫了”
张母看到儿子一脸无奈的样子,停下针线活,打趣道:“呀,都传开了,你刘婶八成又在家嘟囔了呗,看中的儿媳妇没成,抱怨起来了,她本来就嘴巴大”。
“我爹呢,您还没说,我找他有事”,张木催问。
“你还能有什么事,他已经去村老家了,带着礼去的,毕竟是这种回绝别人的事情,这下你放心了吧”,张母怎么会看不出儿子的想法。
“那就好,那就好”,张木笑着,坐在母亲身边,陪她说说话,等着父亲的好消息。
快到晌午的时候,张大山回来了,身上带点淡淡的酒气,一进门就念叨:“没缘分,没缘分呀”。
张木有点懵,父亲这是啥意思。
张母估摸着猜到了什么,瞪了眼张木,“是啊,多好一个姑娘,这两年越发出挑了,白净的很呢,这臭小子还不愿意”。
张木默默低头,不说话。
“村老留我喝了点酒,也没说啥重话,只说自家大丫没福气,看得出来,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张大山实话实说。
烧水做饭的事情,张木包了。被父母指派的,算是惩罚,他笑呵呵的去了灶台,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下了。
离除夕就剩两天了,村里突然热闹了,一是过年了本来就喜庆,二是村老家的大丫定亲了。
张木这几天总被母亲阴阳怪气的怼,因为有一天刘婶专门来了一次自己家,还带了根野猪后腿,张木这才知道,跟大丫定亲的是刘柱。
“哎,我真是个好人”,张木这么想。
除夕夜的时候,张母觉得不舒服了。张大山和张木手忙脚乱不知道咋弄,张母忍着痛让张父烧水,让张木去喊刘婶。
张木一路飞奔到刘柱家里,拍开门,喊到:“刘婶,我娘要生了”。
还没等张木说完,刘婶果断拿起一个布包,就往外走,“赶紧跟上”。
又有村里的好几个老奶奶来到张木家,父子呆在门外干等。屋里是声音嘈杂,有张母的嘶哑呜咽,有刘婶的呼喊加油。
屋外的天空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起雪花,这个年总算有点味道。
就这么折腾到后半夜,房门总算开了条缝,一位两位,几个老奶奶挤了出来,怕风雪吹进去。
张大山挨个把她们送回家后,父子两人去了刘柱家里暂时休息一夜,刘婶留下来照顾张母。
张木和刘柱兄弟挤在一张床。他很困,眼睛已经闭上,心里知道,今夜自己多了个弟弟,再次为人兄长,这次是个弟弟。
天蒙蒙亮,张木被刘柱叫醒。大人们已经吃过早饭了,张大山叮嘱张木吃完饭,也早点回去,遂急不可耐的往家赶。
“阿木,赶紧吃,一会去看你弟弟”,刘柱心情不错,可能是因为定亲的原因。
张木端起碗,几口就下肚了,抓了张饼,就要走。昨晚太累,现在很想快点赶回家,看看新生的弟弟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