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节 马帮传奇(1 / 1)

南阀 狂人阿Q 2289 字 18天前

马帮是中国西南地区活跃的一种组织,以赶马人为组成单位,有大有小,也有约定俗成的帮规,江湖气氛浓厚,由于治安和交通情况恶劣,过去马帮和镖局作为西南地区两大运输支柱,存在了成百上千年。

但是这些年却跟兄弟组织镖局一样,成为了悲催的群体。镖局的没落是因为云南剿匪的成功,而马帮的没落则是因为交通的改善,在古老的组织,一旦失去了生存的根本就离覆亡不远了。

在现代交通的冲击下,大大小小的马帮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措施,有的消极抵触,固守传统,跟铁路拼价格,最后死的很惨。有的暴力抗衡,试图阻碍铁路运输,拆除铁轨等,最后也被绳之以法,作为非法团伙被清扫。有的则索性落草为寇,一群过去吃江湖饭的汉子,钻山如林,仗着熟悉地理,给政府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不过最后也难逃被剿灭的危机。

但是穷极思变,也有一些马帮紧随潮流,顺时而动,主动的融入新时代。马帮不是没有他们的优势,常年奔走各地,对山川地理人情世故的了解是外人无法拥有的优势。于是一些马帮干脆想着如何利用火车和铁路了,他们依附在各个火车站,又雇佣一些挑夫,帮助火车站运输物资,转身编成了脚行,后来慢慢发展,也采购现代化设备,比如车辆等,生意做的倒也风生水起,慢慢发展壮大起来。

可是马帮传统的优势却没用上,因此并不是所有马帮人都甘心的。其中滇西,保山县的一个马帮组织就是这样。老把头面对着日益窘迫的市场环境,曾经试图反抗过,试图挣扎过,后来只能屈服了。把生意交给自己年轻力壮的儿子,金盆洗手不干了。

他这个儿子倒是个有本事的。上过几年学,接着就跟着老子走南闯北,喜好结实各地好汉见识不凡。接手了父亲手里只有几十匹马,百十号人的马帮后,立刻顺应潮流,在保山的火车站里先立住了脚。但是这家伙并不满足于现状,走南闯北的交际,让他难以安于平淡,不甘于一辈子窝在县城,靠着火车过活。

先是坐着火车游遍了云南各地。发现火车确实是一个好东西,跑的快,拉的多,所以更省钱,面对这样的现代化怪物,儿子生不出对抗的勇气。但是既然能利用火车站给人运转货物糊口,凭什么不能利用火车继续做马帮的生意。在走了一圈之后,开始跟铁路公司联系业务,仗着熟悉市场行情。倒卖起了物资。慢慢的倒也发家了。可是他依然不甘心,马帮可不是商贩。沟通东西,贩卖南北,何等自由洒落。如今却变得市侩狡诈,不是江湖人所取。

等联省势力不断的扩张,儿子的生意也在不断扩张,广西的丝、糖。贵州的矿,四川的盐都成了自己倒运的对象。可是依然感到不是那么痛快。这几年四川日趋稳定,庞大的人口基数。丰富的物产,让四川跟云南之间的贸易发展一天一个样子。儿子专门跑去四川走了一遍,终于萌发了一个想法,还是搞运输,搞马帮时候的运输,但是得依靠新的交通工具。

于是利用川滇之间道路艰难的情况,他开始在过去的马帮道路上铺垫,过去马帮道上的各种客栈,大车店再次联系起来,建立新式的补给,利用三蹦子车结合传统的马帮运输,并且帮助政府主动的扩展道路,慢慢的在云南到四川这条道上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力,建立了一条独占的交通系统。终于用上了马帮的优势,垄断贸易。

发达后,儿子倒是义气犹在,过去混不下去的江湖同道,来投奔那是来者不拒,都给口吃食,慢慢的马帮不但生意做大了,组织也做大了。但是越来越大的组织,却让儿子心里恐惧起来,没有任何一个朝代会允许超出政府控制的组织出现的,他怕政府会拿他的马帮开刀。于是更加卖力气的帮助政府拓展交通,出钱出力,跟川滇沿途各地政府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可是越是帮助政府,他发现生意做的越是容易起来,反而组织发展的更大了。

于是儿子又开始修路架桥,在家乡大作善事,可越是这样,内心的恐惧就越大。虽然政府一直没有找他麻烦,反而是跟不少县长,议员有了良好的关系。但是这不够,不能跟最高层建立关系,心中的不安就不能消除。

儿子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这不能解释,不管是从他的教育背景,还是成长背景都不能解释。如果说长期的走南闯北给了他开阔的眼界,那么为什么其他马帮没有这个眼界,在面对危机的时候,选择暴力对抗呢。所以有的时候还是要将天份的,儿子天生就有这样的天份。所以当战争在酝酿,外界纷纷猜测的时候,儿子已经做好了一旦联省加入北伐的情况下,马帮该如何自处。

儿子想的到,一旦打起仗来,那么各种物资都要涨价,此时囤积货物是个不错的发财手段。但是儿子没有干,他明白一旦这样的话,自己会死的很惨。本来已经树大招风,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他,不愿意趟这趟浑水。那么利用自己的优势发财呢,运输货物?战争一起道路断绝,才会物价高涨,那时候运输业自然是凋零的。但是另一种运输却是会急速加快的,那就是军事运输。让自己的马帮加入军事运输?这想法太过震撼,所有的人都反对,父亲,老长辈,大小股东。

但是儿子有他的主见,坚持己见,并且行动了起来,控制贵州马源让政府不得不有求于他,并且以此优势让政府妥协,答应让他的马帮参与军资运输。

但是谈判一直不顺,为此儿子待在蒙自,活动了许久,就是不见成效。终于等到了赵泽勇到来,才传来了好消息,军方答应了,但是赵泽勇要见他一面。

儿子一惊,随即狂喜了,他的机会来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