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替代(1 / 2)

大唐富家翁 砍刀 3675 字 1个月前

平射科的考核进行的很快,有几个考生上去射了不到十箭,就出现失误,被取消了资格,还有一个考生因为紧张,第一箭就失去了准头,那么大的靶牌都没上,引来了观看百姓们的一阵哄笑,可以看出这个武举考核,对于参考者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不是每个人都像秦轩这么随意。

“翟兄加油,现在一个过关的都没有,就看你的了”秦轩对着翟昙譔举起了拳头说道。

“谢谢静远的鼓励,我会的”翟昙譔说道。

身为一个天文历法学者,观察漫天的繁星是必不可少的,翟昙譔的眼睛是应该没有问题的,这是弓箭手的第一要素,至于他的箭术到底如何,秦轩一概不知,研究天文历法的人,实在是想不出他来参加武举干什么?难道是为了走曲线升官的道路?还是单纯的弃文从武?

“好……”观众群中发出来响亮的叫好声,这个翟昙譔还正不是盖的,连着快速的三箭,全部都射中中心圆内,而且速度也比别的选手快不少,虽未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身体挺直,脚步不丁不八,一石的弓被他用最快的速度拉开的一瞬间,箭支随着“嘭……”的一声,就飞了出去。

这是一个熟练的弓箭手才有的急射,这是一种感觉和自信,对于弓箭来说,瞄准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凭借感觉,弓箭不是枪支,可以三点一线的瞄准,它更多的是靠着熟能生巧的感觉来判断,一百零五步的距离,箭矢射出去不可能完全的平直,有一些向上的弧度,也不是抛射,再说靶牌位置本来就高。

一个好的弓箭手,不但要做到心手合一,还要考虑到风向,翟昙譔在每次射击都要看一下考官那边军队的旗帜,根据旗帜飘扬的方向和急缓,来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适当调整射击角度,在这一点上,秦轩还是十分佩服他的,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弓手,知道利用风向和风力的弓手不少,但是能精确利用的不多,他恰巧是司天监的工作人员,计算也是他的强项。

还有一个就是他射箭的速度很快,这样就节省的不少体力,把仔细瞄准的时间省去,放在射箭之间的间隙用来暂时休息,调整呼吸和恢复体力,要知道拉开弓,就算不射击,也要耗费力气,别人射三箭,你已经射出五箭,那么就可以有两箭的休息时间,但是不是没个人都能这么快速的射箭,这是长年累月练习的结果,不熟练怎么可能生巧?

他这么快速的射击,没有一会时间,另外两个考生就被他打乱了射箭的节奏,立马就出现了失误下场了,两人气得瞪着翟昙譔,恨不得上去踢他两脚,这的确不能怪别人,弓箭手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沉着冷静,不怕被外界因素干扰,在这一点上,他们就落了下乘,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弓手。

二十、二十五、二十六……当翟昙譔的三十支箭射玩的一刹那,全场爆发出了呼喊,“好样的”“神箭手”此起彼伏,三十支箭,射中内圈的有十八支,二圈的九支,三圈的只有三支,以优异的成绩第一个拿到了武举考核中平射科及第,他高高的举起了自己的弓,挥舞着,然后依次对着北边的城楼、考官和东边南边的考生、百姓们鞠躬。

平射科及第,虽然不是武状元,但是这已经是可以上皇榜了,也就是他已经一脚踏进武进士的门了,唐朝的科考及第和后世几个朝代的及第不一样,这里的及第只是科考合格,到了宋朝后,及第专指科考的前三名,而这时候只是说科考及格,只要出身什么各方面没有问题,通过了朝廷的勘验,就可以等着授官了。

这个平射科及第后,还要参加朝廷的铨试,这个铨试就是指的平射科后面的朝廷中枢对考生成绩等等一切的勘验,这其中还有三种情况:

一:勋官五品以上并在三卫(亲卫、勋卫、翊卫)执仗、乘,如若其品子年考已满,就可以直接参加兵部铨选授官。

铨选就是审查各个方面的资历等,文官由吏部铨选,武官则由兵部铨选,合格后,即可授官,五品以上的官员,则由皇帝亲授,品子也就是官宦家族的子弟。

二:六品以下勋官,并应宿卫人,凡是品子年考以达到五次以上者,则授以散官。

三:除去上述两种情况之外武举及第者,贴仗后授散官。

这里说明一下,唐朝授官审查和批准都有着严格的程序,想要授官,要根据武举科考的成绩(如考试中上、次上的多少)和资格的优劣(前人做什么官,现任官职大大小,是否蒙荫等),在军中获得什么军功,得到什么阶的勋官,总之经过很多的考察,兵部才会给你发放一个告身,有了这个告身,就等于是官员了,等待着授官即可。

因为参加武举的人,不光有京畿和地方官宦子弟和军中白丁,还有地方上以及藩镇和归附的部落首领等这些人的子弟,比较庞杂,但是有一点,在三卫中的子弟授官要比其他的有优势。

三卫就是亲卫、勋卫、翊卫的统称,亲卫就是皇帝的侍卫,选拔起来十分的严格,不是武举成绩好就能进,能进亲卫的都是三品以上官员的儿子。二品官员的曾孙,三品官员的孙子,四品官员的儿子,职事官五品及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爵者及国公之子可以当勋卫或者太子的左右率府的亲卫。可以说三卫里的军人多是高官子弟,品秩低但身份高,一旦及第,比普通人更容易升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