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万的运筹学(1 / 2)

李佑虽然起初不相信,但见金百万极有把握的样子,便请教起来。金百万反问道:“敢问贤婿为此事一筹莫展,症结何在?”

李佑不假思索答道:“一是数量太大,每隔一天需发送上万份;二是雇用人力代价太大,无论如何也是用不起。”

金百万分析道:“不说份数,只从运货角度而言,一万份报纸也不算很大,堆积一下也就两尺高,只要马车一角就足以装载。其实贤婿想说的是累计太多罢,隔曰出一次报纸频次太高,不可能做到随时动用人力向外地发送。”

李佑同意道:“正是此理。”

“这很好解决,何必隔曰每期发送一次,这太消耗人力了。其实将你这官报积攒起来,每个月向外地发送一次即可。一月一次,总比一期一次简便和节省人力。”

李佑若有所悟,忍不住拍了拍额头,自己陷入了一个穿越者的思维误区!

以这时代的信息传递情况,外地的报纸过两三个月再送到也是正常的,而自己却一门心思琢磨如何将报纸以最快速度运送,而且还想着每一期报纸都即时向外地发送,这完全没有必要,是非常多余的高效率。

正如金百万说的,攒一个月报纸给外地发一次足矣!这效率完全在人们的接受范围内,是自己考虑的太超前了。

金百万打的比喻也不错,报纸本身没多大体积,假设一期报纸是一辆马车,一个月报纸也是用一辆马车,倘若时间并非紧急,那又何苦要每期出动一次多耗费无数人力畜力?

自己考虑问题时,犯了个运筹学上的错误,倒被金百万纠正了。李佑想明白后,又急切的催促道:“老泰山一语惊醒梦中人,还请继续。”

金百万笑了笑,又道:“对于第二个问题,以贤婿的意思,如果驿站行不通,那就很难寻找到能够定时、稳当向各地送官报的人力罢?”

李佑对这个确实很无奈,“这才是最大的难点,老泰山计将安出?”

如果单纯说将东西送到某地,那总是可以找得到人去办。但官报无论一期一送还是一月一送,那都是定时向全国各地发送的,难度不知扩大了成千上万倍。

换句话说,没有那么多人不干别的事情,专门按照官报发行时间,从事向全国各地数千个衙门运送官报的业务,李佑也承担不起。

金百万没有再卖关子,“这解决之道,就着落在京师里的会馆!京城里各地人都有,也都建有各地会馆,如湖广这类大省的会馆还不止一个。只要将报纸交给会馆,请他们一个月向各自本省送一次,问题不大。”

“为什么?”李佑一时不甚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金百万解释道:“各地都有很多来京师行商或者走动的人,同样也有告别京师返乡的商人,让这些商人回去时将官报捎带上就可以了。你不用担心没有人手,各个省总有人返乡,这个月某甲回去,下个月某乙回去,完全可以顺路将官报带回去。

最了解本省商人往来情况的,莫过于各省会馆。所以你只要与会馆说妥了,将报纸投到会馆,然后由会馆看看本月有谁回乡,从中挑出合适人选,委托他捎带就可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