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决战荆襄(3)(1 / 2)

荆州以南,纵横几百里的地面上,人潮如同浪涌。昏惨惨地天空下,几十万大军排成阵势南撤。忠贞营二十万人马,原本都是李闯的大顺军,这些人十年之前是一群草寇流贼,但是打了十几年的仗,久战自成军。二十万人,马步军各占一半,在堵胤锡、李锦的带领下,有序地南下。

在他们身后的烈火营,头戴黑盔红缨,身穿玄甲,从高处看上去就像是一股洪流一般。烈火营的中下层武将,并不知道到长沙决战的意图,他们战意高涨,要他们撤退,都愤愤不平。尤其是在荆州防线,他们吃了很多亏,几乎都被清兵打败过数次。虽说不是伤筋动骨的大战,但是彼此间互相仇恨。

平日里时常侵扰的清兵,此时却不敢动手了。往日里平铺在整个荆州防线的明军,已经聚在一块,这个时候上去袭扰,简直是自杀式袭击。

隔江的吴三桂,得到消息之后欣喜若狂,派人飞马报知豪格和阿济格。

豪格和阿济格,都是满清的王爷,而且彼此之间仇怨很深。豪格虽然辈分差了阿济格一辈,但是却是亲王,阿济格并没有晋封亲王。所以两个人互不统属,平日里也不联营作战,夹在中间的吴三桂谁都不敢得罪。遇到事情,都是同时请示,绝对不会落下一家。

豪格和阿济格虽然内斗,但是碰到这种问题,一向还是分得清轻重的。两个人同时决定,渡江追击。不管对岸的明军,为什么放弃荆州防线,他们都不打算放过这个机会。

如此一来正中侯玄演下怀,他生怕清兵不追自己,反而开始派兵驻守城池,占据郡县。那样一来,自己的算盘可就全打空了。不但将荆州拱手相送,而且与敌决战的主动权,也不在自己手里了。

吴三桂麾下的人马,最先渡江而来,他们曾经有一个名字:关宁铁骑。

忠贞营的二十万闯军,和这群人是不死不休的死敌。

当初大明为了筹集辽饷,发送给关宁铁骑,于是拼命收税。天灾人祸的陕西,就是因为受不了这个,纷纷揭竿而起,遍地都是反王。这其中闹得动静最大的,就是李自成的大顺军。

而朝廷每一次被陕西流贼搞得灰头土脸的时候,就会调关宁军入关剿匪,几乎每一个关宁军的将领,手里都沾染了这些造反流贼的血。

到后来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关宁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先是决定投降。后来吴三桂突然翻脸,在一片石和李自成、刘宗敏大战一场。更是打开了山海关,放了满洲建奴入关。这才有了李自成率兵南逃,忠贞营的人马,也都是那时候跟着李自成逃跑的。

吴三桂从来就没有把这些人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些人又犯了骨头软的毛病,决定往更南的地方逃去。他的兵马过江之后,迅速地追了上来,吴三桂的这支兵马,主力是汉八旗和绿营汉兵,其中又有五万人,乃是自己的嫡系,精锐的关宁铁骑。渡江之后,吴三桂望着荆州防线上明军的残留的痕迹,白皙的脸庞上,冷笑连连。

手下的武将说道:“王爷,我看这些人撤的稀奇,我们不如尾随他们南下,沿途占领城池,报于朝廷岂不是大功一件。”

闻名天下的大汉奸吴三桂,虽然在风霜凌冽的辽东长大,但是却长了一副江南士子的模样。年少成名的吴三桂曾在北京短暂逗留。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有着传奇经历而又风姿俊逸的他几乎引起了轰动。名公巨卿乃至文人雅士们都以结识他为荣。他兼粗豪与文雅的气质使名动京师的大诗人吴梅村十分倾倒,为他留下了“白皙通候最少年”一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