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当年聘娶吴氏的时候,因他出身寒微、任侠轻脱,所以吴家的亲戚不愿意,但吴氏却愿意嫁给他,所以他与吴氏素来恩爱,此时听了吴氏的款款细语入耳,气消了些。
他说道:“昨与贞之久别重见,欢喜愉悦,饮酒达旦,不觉大醉,所以未能归屋就寝,尚请夫人勿怪。”
“夫君与荀君故友重逢,自是难免欢愉醉酒,妾却非是为怪罪夫君而来的。”
“噢?那是为了何事?”
“是为了策儿而来。”
“策儿?”
吴氏问道:“夫君,妾闻荀君昨天给策儿取了一字?”
“策儿对你说的吧?是啊,贞之给策儿起了一字,叫‘伯符’,我很喜欢。”
“妾又闻荀君甚喜策儿,对夫君说‘生子当如孙伯符’,又对夫君说‘生无所愿,唯愿能有子如策儿’?”
“是啊。……这也是策儿对你说的吧?”
吴氏点了点头,说道:“夫君,既然荀君这么喜欢策儿,妾有一愚见,不知可否?”
“夫人有何高见?”
“何不索性便让策儿拜荀君为师?”
孙坚楞了一愣,旋即大喜,一把握住吴氏的手,欢快笑道:“好,好,当然好!夫人此见,正合吾意!”
就如早年的张俭、范滂等党人一样,荀贞的名声现已是远播天下,孙策如能拜到他的门下,对孙策将来的前途当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荀贞说他平生无所愿,唯愿有子如孙策,孙坚则是平生无所恨,唯恨非为士族子。
孙坚现而今有战功、有权势、有高爵,唯一的短板就是家声低微,他本人又读书少,没什么学问,没有士人的身份,因此被王叡看不起,连长沙本郡的士族大多对他也淡淡的,他可以忍下这口气,却不愿儿子们将来也像他这样。
——事实上,孙坚之所以宁死也不出卖荀贞,一方面固是因为荀贞与他以义结,对他有救命之恩,另一个方面却也是因为荀贞士人的身份,颍阴荀氏是知名国家的大士族,荀贞作为荀氏子弟,在有难的时候,却谁也不去投奔,而单单来投奔他孙文台,他甚觉荣耀。
所以,吴氏一提出来让孙策拜入荀贞门下,他立刻就表示赞同。
以荀氏的家声、以荀贞现在的名望,即使孙策在荀贞门下学不到高深的经术,对孙策也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孙坚被吴景搅坏的心情顿时变好了起来,他不顾病酒头疼,当即起身,说道:“我这就去找贞之。”问吴氏,“策儿呢?把他叫来,跟我一块儿去!”兴冲冲地往外就走。
吴氏忙阻住了他,笑道:“夫君且慢。”
“夫人还有何事?”
“夫君是刚睡起吧?”
“是啊。”
“夫君尚是刚刚睡起,何况荀君?荀君远路而来,路途辛苦,昨夜又醉,此时还不一定睡起,夫君何必心急?”
孙坚恍然,抚额说道:“要非夫人提醒,我险成扰人清梦的恶客!”出到门外,把远处的那两个婢女叫来,吩咐说道,“去看看荀君睡起了没有?”与这两个婢女说话时,他才注意到这两个婢女各捧着一个漆木方盒,回顾屋内,问吴氏,“这是?”
吴氏盈盈起身,来到门边,接过一个方盒,笑道:“夫君昨夜未归,妾知夫君必醉,故熬了解酒之汤。”下巴轻轻翘起,点向另一个婢女手中的方盒,“那个则是给荀君备的。”
孙坚慨然叹道:“坚今生能得夫人为妻,幸何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