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无冕天子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大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固定的,三年进行一次,这期间有县试、府试等等,一级一级的选拔,过了县试被称之为童生,过了府试被称之为生员,或者是秀才,若是没有取得秀才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参加乡试的,乡试在各省的省城进行,朝廷派出给事中主持乡试,被录取之后称之为举人,有了举人的身份,就被称之为老爷了,生员和童生,统统被称呼为读书人。
乡试之后是会试,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会试,被称之为贡士,有资格参加最后的殿试,能够参与殿试的贡生,统统被称之为皇帝的学生,也就是天子门生。
可惜大明朝的天子门生,几乎不存在,殿试之前的乡试和会试,考中的举人与贡生,早就被主考官瓜分一空,成为了主考官的学生,除非是状元、榜眼和探花,或者是传胪,才有可能感觉到自己是天子门生。
这样的科举考试的规矩,延续了千年了,期间除开小规模的完善,整体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但这一次的情况不一样了,皇上要求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
想要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可不是小事情,朱审烜等人表示了明确的反对,诸多的丞相意见完全一致,他们认为,科举考试延续千年,早就形成了固定的规矩,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突然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弄得所有读书人都人心惶惶,影响到朝局的稳定。
其实皇上所谓的修改科举考试的规矩,也没有伤筋动骨,主要就是对县试和会试提出来了质疑,知县主持县试。知府主持会试,考生的命运完全都掌握在知府和知县的手里,这不是很合适,每一个人的观点不一样,录取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可能前一任的知县或者是知府。与后一任的观点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就很有可能导致考生无所适从。
科举考试很是折磨人,好多的考生,一辈子都耗在这上面了,从小的时候就开始熟读四书五经。到老了还是这几本书,滚瓜烂熟,都能够背出来了,就是不能够考上,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很多的读书人,一辈子都考不上举人。岁月蹉跎了,与社会脱节了,除开读书,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真的是应验了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语。
苏天成提出来改变科举考试的规矩,没有想到遭遇了这么强烈的反对,他一度犹豫了。
从唐朝开始的科举考试,为各朝各代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绝大部分都是文盲的情况之下,科举考试的确有着不同于一般的优点。也是暂时无法废除的,朝廷也只有依靠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若是真的想废除科举考试,那就必须要普及学堂,而且是官办的学堂。老百姓的子女能够进入到学堂读书识字,明白道理。
普及学堂,不仅仅需要大量的银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为这样的事情,如同打战一样,几天的时间就拿下来了,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谁保证能够做到,那也是忽悠人的。
教育与很多方面都有着关联,老百姓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送自家的儿女去读书,就算是官府承担了读书所需要的费用,可学生总是需要吃饭,很多时候,学堂里面的读书人,也可能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
这里面还有观念改变的问题,普及学堂,意味着寻常百姓家中的子女都要接受教育,意味着社会的精英阶层,将要发生重大的变动,一批批的平民子弟将昂首阔步进入朝廷。
凡此种种,不做好充足的准备,贸然决定做出来改变,那是不大可能的。
在与朱审烜、杨嗣昌、范景文、张溥、徐尔一和周延儒等人做过了激烈的辩论之后,苏天成无奈,只能够接受众人的建议,基本上按照前朝的科举考试模式来进行考试。
但有一点,苏天成是坚持的,那就是不分汉人、满人、蛮夷,全部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西域的人也能够参加,那就更不用说属于大晋朝廷的藩属国了。
这一下子就扩大了科举考试的范围,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圣旨发布之后,南洋诸国的读书人,早早就来到了大晋,进入到府州县的学堂里面学习,西域也来了一些读书人,府州县的老百姓时常看到大街上一些金发碧眼的蛮夷,手里举着四书五经,津津有味的诵读。
引发了苏天成注意的,还是从日本来的大批考生。
此时不同于几百年之后,日本对整个的华夏,从内心里面还是崇拜的,当年的丰臣秀吉,有着庞大的野心,万历年间入侵朝鲜,计划征服朝鲜之后,进而征服大明朝,可惜这样的举措,遭遇了惨重的失败,万历皇帝在这件事情上面,一点都不糊涂,狠狠的收拾了倭寇,打的倭寇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