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祭天祭地仪式(3)(1 / 2)

大明政客 风中的失落 3638 字 1个月前

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等来到了京城,进入了皇宫,距离祭天祭地的仪式,只有十日了,时间是非常紧张的,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准备,而在这之前最大的事情,就是确立皇太子的事宜,这是必须要明确的。

确立皇太子,意味着王朝的稳定与繁荣,意味着王朝后继有人,历史上有太多的教训,因为皇位之争,导致血流成河,导致了王朝急速的衰败,导致朝廷之中的文武大臣无所适从,但另外一个方面的教训也是很多的,那就是皇太子与诸多的藩王或者是亲王之间的斗争,大明朝廷在这方面做得很是绝对,因为有了很多的教训,被册立为藩王之后,藩王是必须要离开京城到封地去的,彻底离开了权力中心,而且藩王不准过问朝政,否则会遭遇到最为严厉的追究与惩罚,只不过后来苏天成改变了这种情况,从维护皇权的角度出发,促使朝廷允许藩王参与政事之中。

大晋朝廷究竟会如何的对待确立皇太子的事宜,朱审烜等人内心都是没有底的,也不知道该如何的操作,确立皇太子可谓是大晋朝廷最为重要的大事情之一,绝对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但是在确立皇太子的事情上面,朝中的文武大臣是轻易不能够插手的,否则会被皇上猜忌,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

不知道有多少身份显赫的文武大臣,因为插手了皇太子册立和拥护的事情,最终家破人亡。甚至是整个的家族都被毁灭了。

尽管朱审烜的身份非同一般,但是在册立皇太子的事情方面。一样三缄其口。

其余的诸多文武大臣,也是看着皇上的,尽管他们也清楚,皇太子肯定是苏明劼,不管是从个人的智慧,母亲的身份,还是从王朝立长不立幼的规矩来看。

在确立皇太子的事情上面,苏天成同样有着很多的思考。这种家天下的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最终会被无情的淘汰,但淘汰这种制度,一样需要时间,需要历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同样不能够着急。估计在百年之内,这样的局面依旧会延续下去。

苏天成不是很赞成这种家天下的局面,但他找不出来更加合适的办法,其实让家人陷入到权力的博弈之中,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家族永远睿智。若是在将来的继承人之中,出现了一个败类,或者是昏君,对于国家和王朝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以制度来管人,包括以制度来管事。嘴上说的简单,但几千年的历史延续。包括儒家思想的教育,让这种用制度来约束一切的局面,很难以推行下去,人治还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几百年之后都还存在这样的情况。

正如三国演义开篇之中的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总有一些东西是固定的,人力可以改变其中的一些习惯,但不可能阻止整个历史的进步。

想通了这些事情之后,苏天成还是下定了决心,册立皇太子。

三十岁的苏天成,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他的心理年龄,达到了惊人的几百岁了,有了这样的保证,苏天成也可以在有生之年,尽最大的努力来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认识。

皇宫里面的诸多宫殿,本来是有着固定用处的,早先也是明确的,苏天成进入到皇宫的时候,朱由检的诸多嫔妃都已经搬走了,但唯一留下的是懿安皇后,居住在仁寿宫,这里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苏天成专门吩咐了众人,不要去打扰懿安皇后,其实懿安皇后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估计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朱审馨进入皇宫之后,居住在坤宁宫,苏明劼暂时跟随着,若是苏明劼被册立为皇太子,就要搬到慈庆宫居住了,以表示自身太子的身份。

苏天成没有在养心殿办公,他听从了朱审烜等人的建议,在乾清宫署理政务,这里本来就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以前的养心殿,主要作用是秉笔太监办理公务,或者是皇上炼丹的场所,不知道为什么朱由检会在养心殿署理政务。

大晋朝廷的丞相、六部尚书全部都到了乾清宫,除开右都御使徐尔一尚在南京,待到培训完诸多的官吏之后,才会赶赴京城。

所有人都清楚,这次到乾清宫,肯定是商议大事情的。

苏天成也是开门见山,很直接的说到了册立皇太子的事宜。

“朕今日召集你们,主要就是为了册立皇太子的事宜,皇太子乃是一国之储君,身份地位都非同一般,以往的诸多王朝,包括大名朝廷,对于册立储君一事,都是讳莫如深,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皇帝的家事,文武大臣是不能够轻易开口的,朕不是这样的看法。”

“一国之储君,地位显赫,职责重大,关乎王朝的兴衰,与诸位和老百姓都是息息相关的,故而册立皇太子一事,必须要征询多方面的意见,此等的规矩,日后必须要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历史上的昏君,诸位都是知晓的,唐朝末年的时候,太监决定皇帝人选,导致了兴盛无比的大唐王朝毁于一旦,更有因为权势之需要,随便废立储君,秦朝时候的赵高和李斯,诸位也是清楚的,大秦帝国到了秦二世的手里,就彻底覆灭了。”

“朕的意思很明确,希望诸位都以公正之心来发表意见,帮助朕确立皇太子的人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