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京城的消息(1 / 2)

大明政客 风中的失落 3515 字 1个月前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

天气已经变得寒冷,京城里的百姓,都穿上了棉衣,随着年关的接近,生活变得平静的百姓,开始准备购置年货了,大家都相信,这个春节,一定能够过得很愉快。

就在这个时候,后金皇太极派出的谈判使团,抵达了京城。

这是亘古未有的事情,皇太极向大明朝表示俯首称臣,这个请求,得到了大明朝廷的准许,因此,皇太极派出了谈判使团,专门到京城来谈判了,更加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使团的领头人物,竟然是后金的郑亲王济尔哈朗。

关于后金皇太极派出来谈判使团的事宜,其实是有争论的,朝廷中有些大臣认为,后金鞑子既然臣服大明,就不应该派出什么谈判的使团,按照大明朝廷的要求,接受朝廷提出来的条件,解散满八旗、汉八旗和汉军,恢复万历年间的建州卫,由朝廷派遣卫指挥使,直接来管辖建州等地,这就是后金鞑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派出什么谈判的使团。

谁都清楚,所谓的谈判使团,大都是表示两个国家之间的谈判,后金根本就不能够算是什么国家,皇太极自立为皇帝,成立了大清国,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认可这件事情,如今皇太极提出来派遣谈判使团的事宜,就表示没有诚意。

不过皇上准许了皇太极派出谈判使团的做法,不管怎么说,后金鞑子曾经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也是皇上最为担心的隐患,如今后金鞑子愿意俯首称臣,愿意派出使团来商议臣服的事情。至少要展开商谈,人家皇太极肯定也是有一些条件的。

很多的文武大臣不清楚皇上的想法,可他们清楚,后金鞑子的实力还是有的,满八旗、汉八旗和汉军没有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还有蒙古的蒙八旗。也是很骁勇的,这个时候,皇太极能够臣服大明朝廷,只要谈判的结局不错,后金鞑子按照谈判的要求来履行职责,自动臣服大明朝廷。总比双方展开残酷的厮杀要强很多的。

后金鞑子派遣了济尔哈朗作为使团的负责人,可见其是高度重视的,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都清楚,济尔哈朗是后金的亲王,身份不一般。一直以来,济尔哈朗为人低调,不显山不露水,却是长期陪在皇太极身边的重要人物,济尔哈朗的哥哥阿敏被皇太极惩处之后,皇太极让济尔哈朗执掌了镶蓝旗,成为了镶蓝旗的旗主,可见皇太极对济尔哈朗的信任。

派遣济尔哈朗作为使团的负责人,这是出乎了大明朝廷意外的,上一次后金鞑子派出使团。商议交换代善的事宜,不过是正红旗的索尼,虽是满人权贵,但身份绝不能够和济尔哈朗比较。

朱由检本来是准备要求礼部和兵部共同来负责谈判的事宜,具体的负责人,最多就是礼部或者兵部的侍郎,这样的规格就很不错了,想不到后金鞑子派出了济尔哈朗。

朱由检紧急与杨嗣昌、朱审烜等人商议之后,决定让兵部尚书鹿善继出面负责与济尔哈朗的谈判。

后金鞑子的谈判使团是秘密进入京城的,一路上由卢象升派出的边军和榆林营将士护卫。寻常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进入到京城之后,使团的人员直接进入了会同馆,入住了北馆,这里被重兵看护,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谈判需要一系列的程序,济尔哈朗显然是很认真的,刚刚抵达京城,就向大明朝廷提出来了,使团奉皇太极的命令,谋划了一系列的程序,希望谈判按照程序进行,若是有机会见到大明的皇帝,使团一定是要跪拜的。

仓促上阵的鹿善继,暂时没有答复济尔哈朗提出来的要求,而是抽调了兵部和礼部的部分官吏,起草相关的文书,这些文书都是有关后金臣服大明朝廷需要做到的事宜。

从济尔哈朗抵达京城的那一刻开始,辽东、复州、宣州、登州、大同、宁夏等地,都接到了皇上的圣旨,驻守的官吏和军队,需要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挑动争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