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募捐(1)(2 / 2)

大明政客 风中的失落 4083 字 1个月前

这不是说刘宗周不知道官场上的规矩,可刘宗周历来是正人君子的做派,对于某些微妙的事情,不可能那样的熟悉,刚才朱常洵表露出来的意思,他显然没有明白。

苏天成是明白的。

朱常洵已经知道他们的来历了,而且态度也是很明确的,这次的募捐,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需要单独和朱常洵展开较量,若是朱常洵依旧固执己见,依仗自己王爷的身份,一毛不拔,苏天成也不会客气了。

不管你朱常洵和皇上之间的血缘关系如何,我掌握锦衣卫暗线,特别是掌握了江宁营,时时刻刻找你的麻烦,时时刻刻监视你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向皇上密奏,断掉你的生财之道,恐怕你也是吃不消的。

再说了,皇亲国戚,在封地里面,违法乱纪的事情多了去了,别人不会认真,不代表他苏天成不会认真,随便找个理由,你朱常洵就过不好舒心日子。

刘宗周离开厢房之后,朱常洵摆手,身边的人也退出去了。

厢房里面,仅仅剩下朱常洵和苏天成两人了。

“苏大人治国之才能,本王佩服啊,短短一年时间,洛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眼见着又一个洛阳城就要建起来了,可惜本王不能够过问政事,否则一定向皇上举荐。”

“福王殿下客气了,下官只是做了份内之事,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这次召集河南府州县官员,专门探讨和议论,列出来诸多的事宜,必须要办理的,洛阳是福王殿下的封地,下官是河南府知府,这建设洛阳一事,福王殿下与下官的目标是一致的。”

朱常洵脸上再次挤出来了笑容。

“本王听说,苏大人准备疏通黄河了。”

“确有此事,而且准备开年之后,就开始动手了。”

“很好很好,这疏通黄河,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苏大人可以直接向朝廷奏报啊,恳请朝廷拨付银两,疏通黄河,本王还记得崇祯五年的六月,黄河在孟津县决口,当时的那个惨状啊,那时候,也是苏大人代表朝廷,到河南来赈灾吧。”

“福王殿下说的是,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一次的事情,所以说,下官考虑,一定要彻底疏通河南府境内的黄河,让黄河造福于民,而不是成为祸患。”

稍稍停顿了一下,苏天成不急不忙的开口。

“至于说疏通黄河需要的银两,下官没有打主意向朝廷奏报,朝廷如今很是困难,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两,下官既然在河南府担任知府,作为地方上的父母官,理应考虑到这些事情,若是以银两不足,疏于管理,日后酿成大祸,下官难辞其咎啊。”

“苏大人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啊,不简单,真的是不简单啊。”

朱常洵甚至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对苏天成的赞许,可话语里面,就是不提到银子的事情。

苏天成相信,朱常洵一定是知道募捐的事宜,府衙召开会议,本来就引发了轰动,不仅仅是各级官吏,就连洛阳城的百姓,也特别关注了,疏通黄河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传出去的,跟随而来的,也就是募捐的事情了。

朱常洵迟迟不提募捐的事情,说明他根本不想拿出来银子。

这也可以理解,没有谁愿意无缘无故拿出来银子,何况不是小数目,藩王在政治上面,没有地位,无所作为,所以在钱财方面,看的是非常紧的,用贪婪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看着故作沉吟的朱常洵,苏天成知道,自己必须要主动开口了。

“福王殿下,下官和刘大人到府邸来,就是为疏通黄河一事,特意来募捐的。”

朱常洵的脸上,再次挤出来了笑容。

“苏大人,按说这疏通黄河,是好事情,本王是应该大力支持的,可本王有难处啊,朝廷给予的俸禄有限,本王府邸这么多人,开支庞大,入不敷出,是在是拿不出来银子,不过苏大人有着如此的决心,本王还是咬咬牙,吗、捐出来五百两银子,苏大人,你看怎么样啊。”

苏天成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福王殿下如此的支持,下官感激不尽啊,不过今日到府上拜访福王殿下,下官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仔细说说的,也需要一并得到福王殿下的支持啊。”

“苏大人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就是了。”

“开年之后,下官准备彻底规范河南府的商贾和铺面了,凡是涉及到盐铁、矿税、粮食经营等,都要悉数规范的,未经府衙许可,擅自经营者,一律视为走私贩运,府衙会扣留货物,严惩贩运者和经营者。这件事情,下官已经安排江宁营,从现在开始,进行清理,若是在清理过程中,遭遇抵抗甚至是暴乱者,视作流寇,杀无赦。”

朱常洵努力想着站起来,可就是不能够站起来。

他脸上的汗滴,已经出来了,尽管是寒冬,尽管厢房里面的温度,不是很高。

苏天成的这一手,无异于釜底抽薪,朱常洵经营的范围很广,盐铁和矿山是最为主要的,当然了,这些经营项目,从来没有想到过给朝廷贡献一钱银子,如果说河南府清理,他无所谓,但江宁营出面,性质就不一样了,这样一支骁勇的军队,朱常洵还是清楚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