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罗斯福总统的特使(1 / 2)

第三百一十四章罗斯福总统的特使

10月7日,宋美龄在母校威尔斯利学院发表演说,谈了妇女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10月10日,中华民国国庆日,美国国会大厦钟堂的大钟同时敲响31下,遥祝大洋披岸多灾多难的中华民国诞辰。这是美国第一次向中国表示友好,也是正式承认中国大国地位的开端。

10月22日,她在芝加哥运动场发表演讲,谈到美国立国、发展的历史,强调了国际间联合努力与合作的必要性。同时,联系中国的抗战,指出国际条约应具有实际的效益,否则“徒属具文,终无生气”。

这里暗中指责了英美等国在中国抗战初期的绥靖政策。她从人类共同文明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抗战的世界性意义,说:“一国之文化,固为一国之所特有。故凡模仿他国之事物,若不能融化于人民日常生活之中,终不免呈现其外来之痕迹。

中国五年来之抗战与痛苦,乃以事实,而不以空言,证明中国人民认为本国文化之保存,即所以辅助世界文明之维持。正因吾人不以吾国文化单独存在而自满,吾国正在努力奋斗,以协助建造色彩丰富之世界文明,以永保人类不容推翻不容放弃之各项共同誓守原则;目前如何艰苦,在所不计也。中国人民坚信此等原则,乃人类所固有,人类一日生存前进,一日不能稍有迁就。”

10月27日,宋美龄在旧金山市政厅发表演讲。她从旧金山的山水之美联想到中国杭州、奉化一带的天然景观,再谈及中美两国共同奋斗之重要性。其中还讲述了中国古典小说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用这个中国历史故事说明“吾人身属联合国家者,当前具有更大之目标,即谋人类之进步”。

11月2日晚,宋美龄参加晚宴,对大批客人发表简短讲话。她引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四件轶事,说明中国和中国人有责任感和荣誉感两大优良品性,强调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11月4日,宋美龄在洛杉矶好莱坞发表了演讲,集中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经过与惨烈情景。

她说:“盖时至今日,举世皆知日本军阀于占领南京及其他区域之后,如何实行其有计划之残暴手段;如何从事劫掠,并剥夺受惊民众之一切谋生工具;污辱吾之妇女,逮捕所有壮丁,捆缚一处,如捆缚禽兽然;并强其自掘坟墓,最后则将其踢入墓穴,予以活埋。”

又说:“在居留汉口之际,委员长与余时赴各前线视察,往往目击数十万本来生活安乐之同胞,今已顿成难民,流离载道,遭受敌机轰炸扫射,道旁则有累千盈万之待埋尸体,此真令人触目惊心,永难忘怀。”

宋美龄在她的一系列演讲中,热情歌颂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宣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形,控诉了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所犯下的残暴罪行,强调了国际间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野蛮侵略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了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战的业绩,阐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在战争中所表现的崇高的牺牲精神和传统美德,传达了正义战争必然获得胜利的坚定信仰。

宋美龄的美国之行获得极大的成功,蒋夫人在11月7日,圆满结束对美国的访问,随同蒋夫人同机一起到中国的还有罗斯福总统的特使--美国陆军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阿尔伯特.魏德迈上校。

魏德迈上校到中国主要就中缅印战区的有关问题和蒋介石进行磋商,史迪威将军在自己的反思中,认为中英联军如果能够同心同德,一定能够守住缅甸,事实上英国人已经决定放弃缅甸。

英国人放弃缅甸,致使中国远征军孤军奋战,补给困难。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介入战争,中缅印战区相应成立。英国的国家利益促使丘吉尔以及英印军司令官韦维尔将军对中国远征军既想利用又不想中国远征军占领缅甸。

为了平衡中英关系,史迪威建议罗斯福总统,由他来具体全权指挥中美英联军在缅甸的作战。当然,深知蒋介石为人的史迪威将军提醒总统先生,蒋介石很会敲竹杠,要有充分准备。

魏德迈上校的使命,正是和蒋介石协商这个问题。飞机平稳的飞行着,耀眼的阳光透过舷窗,晃得上校的眼睛很不适应,他随手拉上窗帘,头微微后仰,舒服的靠在椅背上。

“上校,你这次去中国使命重大,一定要谨慎处理和蒋介石的谈判。”魏德迈上校耳边响起罗斯福总统的话。

“中国人的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近百年来,中国积贫积弱,国家实力一落千丈。但不要忘记,正是他们在中国不停的抵抗,才牵制住日军的军队,不断消耗着日本的国力。我们应该清醒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即将站起来,不承认是没有用的。尊重中国,是必须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