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艾菊有毒
从这天开始,双水村大规模收取玉米秸秆,准备做那青贮了。
村里两个生产队集体行动,几天时间,就把自家地里的玉米梢全部截取。
晒谷厂上,两台揉丝机全力开动,日夜揉丝;另有一组人马,不停的把青料运往后河湾青贮窖,在孙少安的指导下,按比例拌入食盐、尿素、硫铵等后,入窖、层层踩实,满窖后密封发酵。
有含水量过高情况时,还要拌入一些揉丝过的麦秸、麦糠等调整。
全村忙得如火如荼,不亚于麦收。
与此同时。
按照之前协议放水时,孙少安跟同一沟道里几个村子的约定,他们纷纷开着拖拉机,把截取下来的玉米梢,专程运到了双水村。
当得知他们在干什么时,有怀疑、有后悔、有期盼,总之挺复杂的。
孙少安承诺,如有信得过的,他愿意前去帮他们做;不信的,双水村会按约定继续收玉米梢。任由他们自决。
见他如此敞亮,纷纷说“收只管收,他们再看看”。
于是,一切照旧。
双水村有供销社资金支持,款项充足,现场验收,现场支付。
一切都做得敞亮得很。
在这期间,有人怀着特殊使命,悄悄去了下山村——那个位于东垃河源头的村子,拜访了他们的村长。
孙少杰不在村里。
田福军和张有智顺路视察各公社秋收,带上了他,让他以“局外人”的眼光,看看能出些什么主意。
这一去就是多半个月。
再回来时,双水村不但青贮工作就绪收尾,连秋收都快忙完了,更不用说那每年一度的打枣节了。孙少安都已经开始重新忙活起新的青贮实验了。
采收完毕的玉米秸秆,外皮干硬,还含有部分枯叶,含水量低于65%到70%的最佳青贮要求,需要补水。
有些甚至还要加入一些麸皮、玉米粉等,来调整含糖量。
另还有花生秧、豆秧、红薯藤等,随着秋收完成,都收了回来。
专一的、混合的,都做了一些青贮。
反正各种方案都尝试了一些,全部打好标记,方便随后做观察记录。
“哥,你这规模有些大呀。这一排排青贮窖,弄得跟窑洞似的。”
“少扯淡,家里和醋厂都开始忙活了,忙着在箍窑哩,你去看着些。”
“刚从家里过来,这不是特意来关心一下你嘛,别不识好人心。”
孙少杰逗着嘴,一边按照习惯,一窖一窖的去监测各窖青料的发酵情况。
“有时间去陪陪秀莲,这段时间家里家外的,累的不轻。”
“怎会?”
“怎不会?你以为只有家里呀,四个孩子,加上学校贺大伯那里,醋厂,还有二妈家里……忙得风火轮似的。”
“醋厂哪里用得着她,傻了不成?”
“所以你劝劝她嘛……”
“好!一会儿……”这时,工具箱突然响起警报,提示有毒。
孙少杰心里一惊。
他看了看窖上的标识牌,发现入窖日期是他出发后不久,里面是玉米梢。
“哥,这个窖里的青料,是村里的,还是收外村的。”
“那谁会知道。一样的东西,都是混着用的,也没有分开的必要啊。
不过,按次序看,多半是收外村的。咱们村里的收割得早,入窖也早。”
少安刚说完,就敏锐的发现问题,“为甚这么问?有问题?”
孙少杰没有回答,因为他没办法解释,他是如何发现问题的。
“不知道啊。俄随机抽样,选几窖青料,用的时候,你先告诉俄。”
少安闻言放下了心。
孙少杰默默做好标记,然后迅速检测下去,最终发现,只有连在一起的两个窖存在问题。看来是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