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冰负责侍候黑老,而杜丽丽则负责陪同诗人古风铃。
如此,珠联璧合,诚意满满。
在贾老师的指导下,几年来,杜丽丽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女诗人。
文青可怕,女文青可悲。
女人,尤其物质条件尚可,被保护太好,缺乏基本社会认知的女人。
她们一旦接触文学,尤其还半通不通的,加上慕强本性,很容易就会彻底的陷进去,分不清爱好与生活、理想与现实。
变得不可自拔,无可救药。
杜丽丽就是这样一种文青。
她父亲杜正贤早年就是原西县文化馆负责人,后来又到市里工作,杜丽丽有这样的父亲照顾,自小衣食无忧。
杜丽丽本人长得很漂亮。
她婚后非常受丈夫宠爱,万事由着她,哪怕和团地委的书记武惠良结婚到现在,至今还没要孩子。
未嫁人时有父亲溺爱,嫁人后有丈夫呵护,诸事遂心,没有挫折。
被无原则的照顾得惯了,习惯了任性,习惯了自我,也就没有了责任感。
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
最起码,已经三十岁的人了,看起来还像二十出头的姑娘那般光彩鲜嫩。
她还以为是自己天生丽质呢。
至于穿着打扮,更是一贯以“领导黄原时尚潮流”自比。
女诗人曾经无比自豪的宣称——
她在街上走过时,男人们的回头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古风铃也有一副好皮囊。
有着高高的个子不说,一头长发披到肩头,白净的脸上围了一圈炭黑的络腮胡,两只眼睛流动着少年般的光波。
非常有诗人的气质。
上身是棕红色皮夹克,下身是十分紧巴的牛仔裤,裤膝盖磨白处,用钢笔横七竖八写着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话。
不需要读他的诗,光看几乎成了草稿纸的裤子,就知道他决非凡俗之辈。
若是孙少杰看到他,只一眼就会明白,古诗人这是在装逼呀。
而且装得很有一套,不同凡俗。
古风铃此时不仅是《山丹丹》的编缉部主编,还兼任诗歌组长。
有那半本残诗帮助,其人当下名声之盛,比之原来,不可以道里计。
杜丽丽和古风铃是第一次见面。
女诗人非常崇拜这位全国有名的青年诗人,能亲自陪同这位着名的新派诗人,女文青特别庆幸。
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
犹如干柴碰到烈火,不发生点什么,似乎都对不起他们自己。
这天,黑老讲完课后。
古风铃接着他的场,就在黄原影剧院做了一场关于现代派诗歌的报告。
由于事先出了布告,听讲者蜂拥而来,几乎涌满了整个剧院。
尽管大部分人都没有听懂古风铃一上午说了些什么,但所有听讲的文学青年,都对他这个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古风铃演讲的时候,杜丽丽替他在影剧院门口推销诗人新近出的诗集。
诗集名字叫《光子》。
这本原来只刊印两千册,征订不足二百,其余一千八百多册都需要依靠诗人自己推销的诗集,此时有残诗加成,情况已经大为不同。
不但刊印过万,而且出版社包销。
此时在这里卖诗集,不过是为了配合推广宣传,做的签名售书活动。
有魅力四射的女诗人帮助,古风铃带回来的诗集被杜丽丽卖得一干二净。
大家都是怀抱诗集进的影剧院,以便于演讲结束,能有幸得到诗人的亲笔签名,若是幸运,说不定还能混上一张合影哩,那可就祖坟冒青烟了。
“谢谢你万能的帮助!”讲完课签完名,古风铃十分满意地对杜丽丽说。
“这都是因为您的着作本身具有魅力!”女诗人十分崇拜地对古风铃说。
诗人谦虚,“不必称‘您’。就年龄来说,我应该叫你姐姐。”
“就水平和成就来说,您是我的大哥!”杜丽丽有点庸俗地说。
她实在为古风铃的话受宠若惊。
此时,孙少杰就站在街的对面。
他默默的看着这一对男女,分析着古风铃,不断的完善着脑海里的计划。
自从古诗人来到黄原,他就基本上随行左右,暗自观察着诗人的一切。
像一位慕名而来的文学青年。
布局近三年,终于到了要收网的时候,他是不会掉以轻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