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宿卫之变(终)(1 / 2)

“此话当真?”包拯腾地站起身来。

紫珠微微有些诧异,不知这名誉天下的青天包大人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她却不知道,她这一句话,解了半年前的一件悬案。

半年前,殿前司指挥刘复进离奇身亡,各种明里暗里的证据都指向大内宿卫,卫队亲从官郭奇。包拯和公孙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捋清案前线索,虽然最后证明了郭奇与此案无关,但案情线索却走入了另一条死胡同:包拯和公孙策虽然洗了郭奇的冤,却无法找出真凶。可能作案的五个嫌疑人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证明不可能做案,当时任殿前司当教头虚职的李谅延就是嫌疑人之一,而他不可能作案的证据便是:凶犯乃是一位武功绝佳的高手,而李谅延只“曾”是一位武功绝佳的高手。

因为左右找不到证据,因此郭奇虽非凶手,最后却仍然判了个流刑。空下来的两个职务,殿前司指挥由杜经纬接替,而宿卫亲从官,则被颜秀顶下。如果李谅延内力早已恢复,那么他完全有能力杀死刘复进,而如果李谅延和杜经纬有勾结……包拯当时便吓出了一身冷汗。

“展昭,你和丁氏双侠且去捉拿李谅延……”包拯沉吟道。紫珠的供词,使得司马凉在路云瑶一案的嫌疑小了很多。既然司马凉不是杀害路云瑶的凶手,那么当年一口咬定司马凉杀害路云瑶的李谅延、陈吹雪和杜经纬三人事先串供的可能性便突然推到了前台。

“大人,路云瑶一案已悬三年,刘复进案也已悬半年,翻案也不争在这一时半会。”公孙策提醒道,“当务之急,还是先把慕容曦辰提出来,看她到底知道什么。”

“还有叶念思,大人。”紫珠忍不住提醒。

包拯和公孙策相视一眼,苦笑不已。

包拯和公孙策、展昭连夜去开封府地牢探访慕容曦辰。慕容曦辰虽被关押多日,但看上去气色还算不错。见到包拯亲自下狱,慕容曦辰已经猜到几分,坐在地上笑着道:“我说过大人您抓错人了。看来司马凉手脚虽慢,却还算有用。”

包拯摇了摇头。在这个案子中,司马凉从始至终都躲得远远的。因为司马凉救人有功,慕容曦辰给他放假,结果他立刻就可耻地逃走,导致慕容曦辰随后锒铛入狱。到目前为止,司马凉除了逃跑就没干过任何好事,如此高的武功,却一点都没有调查李谅延等人,洗清自己身上冤情的打算。在包拯眼中看来,这司马凉简直一点担当力都没有,真不知道为何紫珠和慕容曦辰这么推崇他。慕容曦辰思维之敏捷不亚于自己,但她把希望放在司马凉这浪荡子身上却是大错特错。

“据说你是当今天下武功见识最渊博之人,你可认识这些剑痕?”公孙策从衣袖里取出城墙上剑痕的拓印,和顾冰城死状的描述,摆在慕容曦辰眼前。

慕容曦辰笑容一敛。公孙策这样说,无疑便意味着自己还出不去。这让她心中有些不悦。在她看来,包拯能下狱请教于她,已经是不小的进步,证明司马凉还是干了一点实事,但还不足够。慕容曦辰沉心静气,仔细看了一下这些剑痕的拓印,眉头便皱了起来:“这些……都是三丈外的远程剑气所致?据我所知,会这门剑法的人可没这么厉害。斩首那一剑,似乎是玄冥真气所至。这门武功过于霸道,我还以为自吴昊死后,这门武功便已失传。”

“慕容大人果然见识高超,一看就知这是远程剑气所致。”包拯不由得由衷称赞。展昭和通礼在城墙现场讨论了半天,最后才得出这个难以致信的结论,没想到慕容曦辰一眼就看了出来。

“放我出去,我能帮大人破案。”慕容曦辰越看那剑痕心中越不安。从剑痕的来去势看,乃是琢玉剑法无疑。但琢玉剑乃姑苏王家不传绝技,自王书洛死后,唯一大成的只有她的闺密,折在贝州之战的王书游。即便是以王书游的武功,要想三丈外以剑气在城墙上划出这么清晰的剑痕也绝无可能。

“司马凉尚未归案。你与司马凉之间渊源太深,恕我不能放你。”包拯严肃地摇了摇头。慕容曦辰的罪乃是杜经纬告发。即便杜经纬告发慕容曦辰并非好心,却并不影响慕容曦辰勾结并私自释放朝庭钦犯司马凉之罪——毕竟,司马凉仍是待罪之身。正因为慕容曦辰的前车之鉴,包拯并不准备马上就把她从牢里放出来。

“我相信他是无辜的,我根本不认识司马凉!放我出去,我帮你把他抓住。”慕容曦辰无奈地道。

“说谎并无助于你现在的处境。”包拯黑脸一板,摇头道,“我们早已知道你父亲的关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