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集《 》(1 / 2)

楞严经修学法要 妙音0 10272 字 2个月前

《楞严经》修学法要,常钦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二面,丁三、结示消除次第。

古德说是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那么本经在整个大乘佛法的定位啊,它就是使令我们能够真实的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以本经的特点就是它在处理我们修行人的一个根本问题,什么叫根本问题呢?就是内心的问题。因为我们一切的思想行为都是内心发动出来的。

本经在引导我们了解我们内心的世界,主要的是把它分成真妄两个部分来发挥。就是真实的心性跟虚妄的想像这两部分。

真跟妄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当我们内心当中是有所住,住在一个因缘所生法,比方说色受想行识,那么这个五阴的身心本来是我们过去的业力所创造出来的嘛,你是善业力变现出来的,你今生的五阴身心是安乐是庄严的;那么你过去是用罪恶的因缘变现的五阴身心,是丑陋的,是痛苦的。这种五阴身心,当我们心有所住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变成虚妄相,那么真实的心它是无住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本来面目,这个五阴不是本来面目,它中假借很多业力的因缘而虚妄的显现一个假相出来,就像那个魔术师,它本来是一个手帕,这个手帕是本来面目,但是魔术师他有很多的幻术,幻术就比喻我们的业力,他这个手帕一变,唉变一个兔子,这个兔子就不是本来面目了,它是假借魔术师的幻术变现出来的,但是当我们的心住在这个兔子上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变成虚妄了,所以这个真妄最大的差别,就是第一个是他的心是住在一个相状,当然世间人住在一个外在的色阴,修行人好一点是住在自己的感受跟自己的想像,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就使令我们内心变成一种虚妄相。

本经在发明真妄的时候,我们看《楞严经》它是分成两部分来发挥的,在前面的理论篇啊,佛陀是一种对比的方式,真妄是对比的。我们看《楞严经》的前面的三卷半,佛陀在讲理论的时候,他是把真心跟妄心的功德跟过失啊,把它很明确的,把它对比出来,那么我们从这个地方,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第一、所谓的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当我们的心是住在五阴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安稳的,因为你这个五阴的相状它是业力所变现的嘛。它这业力我们过去生它造的业它不是固定的,我们有时候造善,有时候造恶嘛,所以它在释放业力的时候,它是今天有时候是很顺利,有时候明天就不顺利。

所以你看到一个人,他修行人,他的心是起起伏伏的,唉你看他昨天今天很安稳,明天又闷闷不乐,这个人肯定是活在妄想中,有所住。所以你一个修行上路的人,他心应该是平稳的,因为你慢慢知道这个相状是不能执著的,生命是让你历练的,不能让你执著的,所以说

一个人如果是住在五阴身心的话,他的心肯定是起伏很大——不安稳性,心中没有家的感觉,在外面到处流浪啊!

今天打了一个好妄想,明天就起了一个不好的妄想,就他有一种不安全感不安稳性。

真、妄的第一个差别: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这一点佛陀在前面的三卷半讲得很多,主人跟客人,你不要老是跟着客人走,他是来暂时挂单的,你不要以为你今天拜佛拜得很法喜,你有所住,这个法喜没有错,我们要知道,因缘所生法是没有错的,你生起一个法喜的感受没有错,但是你有所住的时候你糟糕了,因为你的安稳性是假借这个法喜的感受生起的,它走的时候,它是把你带走的,你假借外在因缘而有的,你还得要还给外在的因缘,所以你看一个修行人,突然间很高兴,突然间很悲伤,这都不是好事情,这个人还没有真实的找到家啊,你还是被这个妄想感觉牵着走,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人一定要先安稳下来,把心带回家这第一点。

第二、障碍跟非障碍的差别:我们一个人习惯有所住,住在自己的感觉,住在自己的妄想,你很容易产生对立,能所的对立,一旦有对立,你就有爱憎取舍的情绪,就会去追求去讨厌某一个特别的东西,那就产生烦恼了。所以你看一个人打妄想打多的人,他烦恼特别重,因为烦恼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嘛。

所以从这个前面的三卷半的佛陀讲理论篇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真妄是不同的,真心是安稳的是功德性的,那么这个妄想呢,是不安稳的是障碍性的,大概佛陀在前面三卷半,就是讲这两个道理。让我们慢慢的一个修行人啊——

弃生灭、守真常,远离妄想,安住真如,以不生灭心为住,这是第一个重点,理论篇的重点。

但是佛陀在讲到后面的三卷半,从三卷半到第七卷的时候,讲修行篇佛陀口气就不同了,前面三卷半是对比的方式,真妄是不同的,有真就不准有妄,有妄就不能有真,但是等到佛陀讲二十五圆通的时候,佛陀就把真妄的思想,是以一种圆融的方式来开显,真妄不二,五阴的妄相是没有错的,所以当你安住真如的时候,你必须从空出假,重新面对你的生命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

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不坏因缘的假名假相假用。

为什么呢?因为你菩萨要积功累德啊,你不把握当下的因缘,那你去哪里修呢?你不可能回到过去的五阴,你也不可能回到未来的五阴,你当然是把握当下的因缘身心世界,所以当我们真实安住以后,以不生灭心,又重新面对你五阴的假相,这个还是借假修真。

佛陀告诉我们:真实的功德,你还得从五阴中求,菩萨的布施就是要从五阴中布施,从五阴中持戒,从五阴中修忍辱乃至于禅定智慧,所以这个时候到了修行篇的时候,佛陀叫我们安住不生灭心以后,菩萨重新的以真实心又重新面对五阴,当然这个时候心态不同,青山虽然依旧在,但是今天的夕阳可不是昨天的夕阳,心态不同。开始以一种历练的心情,假借外在的假相来修学内心的功德,我们常说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在一念心性当中发起菩提心,那么假借外在的五阴假相来断恶修善度众生积功累德,成就福德智慧两种庄严,所以我们在读《楞严经》,你会发觉佛陀前面讲的是对比的,让我们产生安住,到了修行篇的时候,佛陀是把它真妄把它结合在一起开始调伏,以真实在心来面对五阴,这个我们前面讲过。

当你面对你的五阴身心世界,《楞严经》的心态是什么心态,学过《楞严经》跟没学过《楞严经》差别在哪里?你还是面对你的家人,你还是面对你的子女,但是你是站在一个一念心性的角度,我要站在你本来没有这个儿子,那是因缘而有的,所以他是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生命——我本来没有烦恼,但是我还是面对我的烦恼的假相,我本来没有生命,但是我还是去珍惜我当下的因缘。

大乘佛法在观一切法因缘法,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先修空观破除我们的执取,从本来无一物当中建立你的人生观。所以这个《楞严经》它的特点,就是乘性起修。你站在一个五阴的角度来面对五阴,那你就糟糕了,你认为生命是真实有的,那你就被它牵着走,你的人生变成非常被动,那你完全被过去的业力牵着走了。

所以我们不能住在五阴来面对五阴,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面对五阴,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么地方对你会有很大的影响,你住在五阴,再来调伏五阴,你就不是它的对手了,你就很难修行了。你看有些人修行了几十年,你看他没什么进步,方法错误嘛。所谓诸法因缘生,你掌握一个解脱的因缘,它当然是往解脱道走嘛,所以这个根本问题你一旦错了,正如《楞严经》说的,你住在一个五阴的假相来修行,因为住在五阴你是虚妄性的,就好象说你用沙去煮,它一辈子不可能煮成饭,五阴身心是生灭性的是轮回性的,轮回性的东西,你能够修出菩提性出来吗?不可能。你要产生菩提的果,你要找到菩提的真因,所以你如果找不到你的真实的心性,那你不可能产生菩提性出来,因为你的因都没有找到,你怎么会有结果出来呢?

《楞严经》的重点,只有一句话,就是——让你把心带回家。

外面不是不能去,可以去,五阴不是不能面对,但是你要把心安定了,安定在一念心性你才有资格谈到面对五阴,你没有找到家之前,你没有资格谈五阴的对治跟调伏,所以这个《楞严经》它是先求安住再求调伏,菩萨一定是先把自己的心,找到你的真实的本来面目,以不生灭心安住,观察你自己的生命,其实你本来没有这些东西的,那是假借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所以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生命,这个时候你就掌握了整个《楞严经》的修学了,这个就是首楞严王三昧,就是改变你的心态,你过去喜欢布施,你还去布施,你过去喜欢放生,你还去放生,统统没有关系,但是你站在一个一念心性的角度来修布施,一念心性的角度来持戒,那么所有的功德变成菩提性不是轮回性,是差在这个地方。所以《楞严经》整个修学,我们今天最后一堂课啊,其实就是改变一个菩萨的心态——

你心态改变,你整个生命因缘完全改变,你心态不变你怎么修,你就很难修行了。

因为你本质错了,你本质是虚妄性的,你本质是虚妄性的你不可能修出真实的东西出来,不可能,就像沙煮不出饭一样,不可能。

丁三、结示消除次第(分三:戊一、诣何为界。戊二、并销次第。戊三、结劝传示。)

菩萨掌握了一个修行的真因,慢慢的走上菩提的真性,那么消除五阴虚妄的执取,到底它的消除的次第,这个五阴的消除次第是什么次第呢?

戊一、诣何为界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五阴到底是以什么当界限呢?一个菩萨要修到什么程度才知道他真实的已经是远离五阴的执取,真实在无住在五阴呢?

佛陀告诉我们说,要远离五阴假相的执取,那么这个什么叫远离五阴呢?它的标准在哪里呢?佛陀说,你现在想要知道因界,这个因就是五阴,那么五阴是一切法之因,一切的根尘识都是五阴所变现出来的;浅深就是边际,

一、什么是色阴的边际呢?唯色与空这个色就是有相,空是无相,所以从有相到无相都是色阴的边际,我们前面讲耳根圆通的时候,有提到耳根所面对的是一个声尘,声尘它的一个色阴有两个相状,第一个动相就是有声音,第二个是没有声音,没有声音也是一个声尘,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远离动相的执取,远离静相的执取,这个时候才超越了色阴,色跟空都是属于色阴。

二、唯触及离是受边际,那么我们想要脱离感受的系缚,我不再跟你走了,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是远离感受呢?唯触及离触是心中的爱著,离是心中的厌恶,你很讨厌一个人,你还是活在一个感受,喜欢一个东西跟讨厌一个东西,心态是一样,一样的心态,都是生灭心都是轮回心,所以真实的一个远离感受的人,他心中是无喜亦无忧,他没有所谓的讨厌,他也没有什么喜欢这件事情,所以远离感受是要远离触跟离。

三、唯记与忘是想边际,那么怎么样知道我已经脱离这个妄想的这种执取呢?记就是有念,忘就是无念。所以你经常什么都不想,无想也是一种妄想,因为无想它是一种妄。远离想远离无想保持中道,这个就是想的边际。

四、唯灭与生是行边际,灭就是心中的寂静相叫灭,生是心中活动,心中很多的分别活动叫做生。那么远离生跟灭两相状,才能够超越行阴的边防。

五、湛入合湛归识边际,这个识阴的边际是湛,湛就是有为的生灭之法,合湛是无为的寂灭之法,所以这阿罗汉他在识阴当中,他是住在这个无为的寂灭法,所以从大乘佛法来看阿罗汉圣者,他是活在无为的寂灭法,因为他是住在空性,他不能产生随缘的作用。

这一段整个意思就是说,我想这一句话它最重要就是,给一个大乘佛法一个修学的目标——

当我们开始走上路的时候,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你才能调整自己。

大乘佛法的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中道,远离两边顺入中道。

我们看大乘经典,佛陀在开示菩萨他很少讲一句话,除非他要对治你,一时的对治,那是从对治悉檀,只要佛陀发明的是一个真实义,从第一义帝悉檀来说,佛陀讲话肯定是讲两句话的,佛陀说犹如莲花不著水,一定说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佛陀在讲大乘,在引导大乘菩萨,他的思想永远是一种平衡式的思考,声闻法的思考模式基本上是对立的,你看声闻法对娑婆世界是极度厌恶的,佛陀告诉我们,对娑婆世界你要保持距离,但是你又不能够完全断灭,就是见相离相,你不能执著你要无住,但是你可必须要保持深心、菩提心来面对它,所以有人说,大乘菩萨的性格,所以这个人是不是适合修大乘佛法,看性格就知道。

最适合修大乘法的性格——调柔清净。

生死凡夫就是很杂染,内心有很多的烦恼,虽然调柔但是杂染那没有用。

二乘人当然很清静,但是二乘人的清净你发觉他是对立的,他不调柔。为什么?因为二乘佛法的空性,他是不能随缘的,二乘人观一切法空,他没有随缘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