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扶大局者谁?(2 / 2)

张周问道:“不过我倒听说,最近保国公就要点将点兵,前往西北,吏部对此该知悉吧?”

马文升笑了笑道:“此等安排,吏部也不过问,朝堂上不说,这如何为人所知啊?”

张周道:“彼此彼此,兵部获悉也不多。”

“那上听处呢?”马文升的意思,总不会什么事都是皇帝一个人决定,总该有大臣参与意见吧?

既然你以兵部尚书的名义,没获得皇帝更多的垂询,但以你上听处行走大臣的身份,总该是为此奔波吧?

张周叹道:“最近事太多,上听处也未见陛下问及,不过听说王德华等人,倒是经常被陛下内廷召见,在相关事宜上,陛下也未跟我谈及,也是体谅到我平时太忙……马尚书,在此番西北用兵上,你可不要以为什么都是我在幕后策划,陛下可能真的是想……多用用朝中的老人吧。”

“哦?”

马文上皱眉打量着张周。

关于张周的说法,他是不信的。

皇帝要打仗,期许那么高,居然不以你的意见为先,会以王琼他们为主导?有悖于皇帝过去两年对你完全的信任啊。

张周也不去详细回答,他说没有,马文升没法求证,就算这几天张周没有被单独传见,但张周跟皇帝见面的机会仍旧比普通大臣多太多,谁知道暗地里是否把事都商议好了?

再或者……

就是为了瞒住朝中大臣,顺带也把整个草原部族给瞒住,再来个什么“千里奔袭”呢?

……

……

这几天朱佑樘搬出了西暖阁,回到乾清宫,也是因为春暖花开,朱佑樘出外散步的时候也更多。

偶尔出来看看,有点伤春的意思了。

司礼监几名太监,最近陪伴在他身边最多的人不是掌印太监萧敬,而一直都是李荣,朱佑樘也没说把萧敬一棍子打死,也是因为朱佑樘这个人心太善,对于宫里的老人,尤其是曾经对他有过恩惠的人,一概都是报以了最大限度的宽容。

“陛下,再有四日,保国公和永康长公主驸马等人,将会领兵往偏关而去,如今在于朝廷饯行等事上,尚未对下面吩咐,是否该告知于朝野上下呢?”

李荣是宫里最早得知出兵计划的一批人。

不过是从京师出兵到西北,不先去延绥等三边,而是先去偏头关,从偏头关带一部分兵马,再通过跟延绥的配合,进兵河套之地。

朱佑樘道:“本身就是分几批走,也不必张扬了,粮草、辎重什么的先运上去就好。”

人去不去不重要,重要先把武器装备什么的给搞过去。

在李荣看来,大概皇帝也知道,指望朱晖这些传统的勋臣,或许还不如指望一下张周所发明出来的枪炮铳呢,指望那玩意比指望人有底气。

李荣道:“最近兵部尚书……蔡国公那边,并未就此战给予军事上的策略,是否该催问一下?”

“不用了。”朱佑樘走到宫后苑靠近有石凳的地方,石凳上早就给铺上了软垫,他想坐却还是克制了一下,因为张周说过,通过散步锻炼身体一定要多走一段路,最好带一些“有氧运动”,但朱佑樘没法去慢跑什么的,累了就想休息,他觉得这不行。

李荣本以为朱佑樘有什么进一步的指示,等了等,皇帝没发话,他才继续问道:“若此战有蔡国公运筹帷幄的话,或可事半功倍。”

朱佑樘道:“朕自然知晓秉宽的能耐,但什么事都要指望他吗?”

李荣一时没听明白。

这是……对张周的信任有保留?信你个鬼!肯定又怕让你家秉宽太过劳心劳力了吧?

果不其然……

“秉宽最近忙的事太多了,朕既有言在先,此战要靠那些老将和老臣来打,就不必太为难于秉宽,其实最初朕也是想让秉宽给筹划一番,来个出其不意,但其实朕此战为求打草惊蛇的目的就够了!”

“朕要展现出决心,哪怕是没有秉宽的运筹,朕也不会放任鞑靼人在国朝的眼皮底下肆意妄为,哪怕这种战事没有太大的结果,朕也要把兵马推出去,先皇时那么多次跟鞑靼人作战,屡屡取得好的战果,就是因为连先皇都知道,鞑靼人是靠威慑才能压得住的,而不是靠怀柔。”

李荣一听,就知道朱佑樘不是平时别人传扬那么的怯懦无能。

朱佑樘既可以安心治国当个仁义之君,在对外政策上同样可以不保守。

“朕现在担心的是,就怕朕的身体撑不住几年。”朱佑樘突然就自己的身体自怨自艾起来。

李荣急忙道:“陛下万福,您龙体康泰,万寿无疆。”

“万寿吗?不必了。”朱佑樘道,“朕现在是不能有事,太子和老二还是太年幼了,就算是太子,性格也没有定性,若是朕这几年真有什么事的话,一切的筹谋可能都要付诸流水。”

李荣本想说,太子对蔡国公也很信任,但这间接等于说,陛下您身体可能真不行了。

朱佑樘自己补充道:“太子把军政之事,当成了儿戏,而不是当成治国方略在做,如果朕不在了,还不知道他会胡闹成什么样子。秉宽虽然很多时候能压得住他,但有时也太顺着太子的意思了,朕知道秉宽是以太子的喜好让他逐渐收心养性,但朕也怕……如此会纵容太子的性格,让他一发不可收拾。”

李荣暗忖,陛下您还真有见识。

张秉宽可不就是拿太子的喜好,让太子对他心悦诚服?

说这是坏事?

你们父子俩还不一样?

“但未来能匡扶太子的,目前看也只有秉宽,就看谁还有本事,能把朝中的大局给扶起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