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互通有无(2 / 2)

……

……

王守仁的上奏抵达京师时,研武堂刚开,而且还在如火如荼演炮之中。

一天开十几堂课,三个演炮场,轮番开炮,所用的仍旧是之前的火炮,但就好像是考取火炮专业资格证一样,近乎每个来学习的军将和勋贵,都要亲自去点炮,并从理论上学习如何去瞄准,更要学习兵法,知晓火炮在各种场合之下的优劣。

这天张周带着朱厚照出城查看演炮,是朱厚照年后第一次获准出城,算是朱祐樘对儿子年后用功读书的奖励。

朱厚照回宫之后,心比以往还是定了许多,也是出去玩野了玩够了,回来之后终于可以安下心读书……但也仅仅是读书一个多月,便已经有些不耐烦,总嚷嚷着要出来玩。

“先生,我听说有新炮,在哪呢?”

朱厚照到了演炮场,对于传统的火炮,他已经失去了兴趣,只想看新的线膛炮。

张周拿着望远镜望向远处,随口道:“新炮还在研发,危险性比较高,眼前的事还满足不了你?”

朱厚照撇撇嘴。

他拿起望远镜也看了一会,放下来道:“这有啥劲?鞑子估计都熟悉了这火炮的威力,他们会找战术的。”

张周也放下望远镜道:“换了你,你找什么战术?”

“分散啊,还有奇袭啊……这不是你自己说的吗?”朱厚照一脸不以为然,你都教过我的东西,还来考我?

张周面带不屑笑了一下。

热兵器时代,谁都知道枪炮的威力,问题是骑兵再怎么牛逼,再如何去找战术,还不一样被枪炮给打没了?到二十世纪之后,骑兵已基本上退出了战争舞台……这不是说你有冷兵器之冠的重骑兵,就有资格跟时代叫板的。

张周道:“火炮和火铳,将来必定会成为战场上的主流,我要做的,是不单纯以神机营作为攻坚力量,更要每个将士都能配备燧石铳,甚至可以淘汰刀剑、弓弩等,至于火炮,则需要每一路人马都学会如何去配合……太子,让你来,是让你看热闹的吗?”

“不看热闹看什么?又不让我亲自上去点炮。”朱厚照好似用激将法一般。

他早就想亲自去点燃火炮引线,亲自打一炮试试,奈何危险性仍旧有,连张周都不会冒这种风险。

张周冷冷道:“以后想出来,每次都写一篇五百字的感悟,回头交给我。”

“啥?”

朱厚照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

小爷出来看你演炮,那是给你面子,是出来松快的,你居然让我写“观后感”?

张周道:“五百字,算是给你面子,知道你平时课业重,没时间写那么多。再争执的话就写一千字,若写不出来,下次也就别想着出宫出城了。”

“姓张的,你又威胁我?”朱厚照一听就恼了。

连称呼都改了。

刘瑾赶紧拉朱厚照一把,什么话都没说,但对朱厚照一顿挤眉弄眼的。

意思是,咱别跟他斗啊,您就算再牛逼,您也斗不过他。

“五百字……我写啥啊?”朱厚照也懒得去看演炮的,直接跑到后面坐下来,一边琢磨一边嘀咕道,“我就写这炮能打多远?还是写那些人训练的成果如何?总要给个方向吧?”

张周不理会他。

此时提督东厂的李荣,与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郭昂一起上来。

他二人本是护送朱厚照出宫的,其实也随时听候张周的调遣。

“先生,刚得知的,总制宣大等处军务的新建伯,给陛下上了一道奏疏,提到在大同关塞之外造城的困难之处,这是誊本,您看看。”

李荣将誊录好的关白奏本,交给张周。

张周作为兵部尚书,拿过来大致一看,大概也就明白了王守仁最近在宣大总制的职位上受了不少气。

这种气,不是将官可以施加给他的,而是因为很多是推进不顺,憋出来的。

再往大了说……根本是朝廷上下根本不支持西北用兵的策略,刻意克扣西北各处所用的钱粮……皇帝一边在讲政策,说要造城、造炮、练兵,下面的大臣嘴上倒没怎么反对,但以实际行动拒不配合。

要钱要粮?

对不起,朝廷府库捉襟见肘,还要用在别的地方,民生尚且无法保障,如何去搞那些“穷兵黩武”之事?

李荣道:“您看,如何跟陛下奏禀?”

李荣给张周看的,相当于是上听处的任务。

一份西北将官的上奏,既关白于内阁,又关白于上听处,跟内阁写票拟不同,张周这边的意见是直接传达给朱祐樘知晓的。

当然,一般的小事小情,诸如地方上的事务,也无须张周亲自出马,张周目前负责的,主要还是九边各镇的用兵和钱粮调度之事,以及涉及到九边的用人方略等。

“新建伯提出的开边市,提议就很好,但只与部分鞑靼游商做买卖。”张周道。

李荣道:“在执行上,怕是很难完成。鞑靼小王子在草原上的威势甚大,那些鞑靼游商,谁知他们会把从我们那边买回去的铁器、绸缎等卖给谁呢?”

张周将王守仁的奏疏合上,轻描淡写道:“只是个说法,开边市的主要目的,还是先缓和跟鞑靼人之间的矛盾。以方便我大明边军未来数年的备战。”

战场上先赢一筹,然后还给鞑靼人个甜枣吃,重开边市,让草原可以跟地大物博的中原完成一些商品上的互通有无。

如此让鞑靼人觉得没必要去抢,但其实是为了缓和矛盾,为将来一棍子把鞑靼人敲死做准备。

“那张先生您看,是否需要担心,鞑靼人以后从边市贸易中,把咱的铸炮工艺也学了去?即便草原所贮藏的生铁不多,但只要造出来,以后再打仗的话,就未必会占尽优势了。”李荣仍旧很担心。

张周笑着摇摇头道:“我们大明要铸炮,还要我亲自开矿、冶铁、铸造,若是鞑靼人可以在三两年之间,就能大规模铸炮,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他们承担不起的。更何况如你所言,草原并没有那么多的资源配给。就按我说的,跟陛下提出,若再有麻烦,朝议上再提。”

李荣拱手道:“那咱家便先回城。太子殿下,您先跟张先生学习,老奴先回城面圣去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