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林翰这样的胆识跟勇气,敢把所有身家都投入在一部电影身上,因为一旦失败,后果会非常严重。
当初金陵十三衩之后,二张分手,新画面就没了!
如果当年《泰坦尼克号》不在全球大卖特卖,那么二十世纪福克斯就已经被超多投入给拖垮了!
按照经济学上面的原理,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免得一无所获。
按照国内电影业的习惯,一部投资不算很大的电影也需要多家影视公司联合出品,这里面很多公司的作用并不是仅仅提供资金那么简单!
拍电影要找剧本、立项、找演员,然后拍摄。完了之后要送审、拿到放映许可证,随后发行、定档期、宣传、上映,最后影片下映之后跟影院结账。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复杂,一般的公司很难搞定,所以聪明的做法就是把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参与者都拉进来共同投资!
你负责电影制作把控质量,发行宣传由他来,院线方面我来搞定。
一方面规避了风险,一方面则是把各方面的力量都集中在了一起,确保电影能够顺利赚钱!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作用。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其余影视制作公司手上的项目太多了,就拿华谊兄弟来说,它每年拍摄的电影电视剧非常多,这需要的流动现金数额很大,所以自己一家独资的话,现金流压力非常大,所以干脆就跟别人合作!
林翰不一样,他这家公司一年只拍这么一部电影,自然没什么现金流压力。
一个个突破性的数据,见证了过去几年内地电影市场的繁荣与疯狂,也预示着未来前景的不可估量。
各路资本一直看好这个市场,纷纷扛着钱箱往里面砸。影视公司的并购掀起热潮,另外一方面各路互联网巨头也成立影业公司,甚至一些传统行业为了谋求转型发展也涉足到电影市场里面!
中国电影市场潜力巨大,并且还在持续增长当中,电影产品也具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吸引资本竞逐也很正常。
然而有如此多的资本进来,也有相当多人是交了学费的,不少雄心勃勃进入电影业的人都撞得头破血流,亏得让人胆寒!
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只能用经验主义结合自己的商业、艺术天赋,凭借自己对电影市场和电影消费者的现状、未来趋势了解,用商业触觉跟艺术敏感度,去推断这次投资的成败概率。
在业界内,很多导演能拿到投资,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强,而是会“吹”。凭借一个策划书就能跟投资方吹起来,将外行哄得头头是道,然后拿到投资之后却给不了相应的回报,一部部烂片应运而生!
大部分投资人对电影市场跟电影观众口味都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很多时候他们在分析案例时都是从最近几年同期电影成功失败里面寻找原因,最终简化成为类型片+演员阵容的方式。
喜剧片活了,一大堆喜剧开始立项;青春片火了,第二年一大批跟风的;小鲜肉似乎能吸引票房,立马请了一大群;巨星大咖可以轰炸,那就多邀请几个;ip红了,那大家都去抢热门ip!
跟其余未知的剧本比较起来,林翰的这部《黑客帝国》赚钱的可能性显然大得多,投资在《黑客帝国》里面比投资其余电影要放心得多。
那些投资人想得很明白,如果这部电影不赚钱的,为什么林翰要独资?
……
《黑客帝国》就像是黑夜里的烛火,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的飞蛾,当拒绝掉这些飞蛾之后,却引来了一些惹不起的大鳄!
“虽然电影现在已经开机了,可岁月影业愿意拿出30%的投资来,另外梅林国际也想来掺一脚,他们说随便开价。还有好些公司,反倒是一些知名的公司没有开价。”
林翰一边开车,一边思索起来,那些真正的大电影公司都有自己的项目要完成,估计看不上自己这边。
于是他回复着说道:“还是拒绝了吧,现在我们有能力自己提供投资,让别的投资商加入之后,说不定会在拍摄或者上映时指手画脚的,我还是希望自己掌控话语权!”
“这些公司虽然不出名,但他们背后的人可不简单。你知道岁月影业的最大股东是谁吗?人家可是四九城里的二代,另外一个小股东是中宣部那边的。还有梅林国际的老总以前是中影集团副总经理,不过自己跑出来创业而已。还有赵一芳,人家以前干脆就是燕京市广电局的副局长,自己离开体制内下海经商的,我们一个也得罪不起!”
苗宏也不想打扰林翰,可是这的确是大事儿,得罪这些人脉通天的人可没什么好处,他们随便一个人从中间折腾一下,自己剧组就承担不了。
“我想想啊,你帮我转告给他们,我下一部电影可以跟他们联合投资,不过我们要占成本的50%以上。”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林翰也不想跟那些闲着没事的二代三代们做敌人,大家和气生财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