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荆州才俊,魏延来投(1 / 2)

第200章荆州才俊,魏延来投

戊寅之秋,七月既望,伴随着秋日来临,秦瑱踏上了前往荆州之路。

别看现在他们的领土和江夏接壤,实则前往荆州还真有些困难。

最快的道路,自然是走长江,乘船东进。

不过由于秦瑱这一次带着数百兵马和一些货物,乘小船颇为不便,乘大船又怕遭遇江东水军。

所以秦瑱这一次西进的道路,乃是沿着淮水,经过水路进入江夏境内。

一路迤逦而上,虽是顺水而进,却也是一路奔波。

好在路上有诸葛亮可以聊聊天下下棋,倒也不是特别枯燥。

本来这一次出使,蔡琰是准备让大桥跟着秦瑱一道前往的,按照蔡琰的原话是:

“夫君历来外出,皆是从军而行,行李简略,妾等身为女子,不便随之。”

“而今既是出使,不妨带上家眷随行,沿路也好服侍夫君。”

“妾自有身孕不便前往,不若带上桥瑛妹妹前去,也免得夫君无趣。”

这话自是出自蔡琰之口,但大桥也有些意动。

毕竟她是初为人妇,以往只有小桥相伴,也不感觉孤单。

现在食髓知味,正是蜜月之时,自是想要整日伴着夫君。

秦瑱见得此状,要说不心动也是假的。

怎么说这一去荆州也要两三个月,有个娇妻伴在身边,也别有一番滋味。

但正是温柔乡,英雄冢,虽然娇妻迷人眼,可他这次去是要一路打下江东的。

自己孤身一人,去哪儿都方便,如果带上家室,难免束手束脚。

况且蔡琰算日子也就在十月份就要生产,如果顺利他能赶上那自是好事。

要是不顺利他赶不上,那就只有靠大桥看顾了。

他要是把大桥带走了,家里只剩蔡瑶和小桥,恐怕稳不住局面。

于是他便拒绝了蔡琰这个好心,并且安抚几女,待得以后稳定了大局,再带家小泛舟江上。

众女自知秦瑱忙于大事,当下纷纷应诺。

唯有蔡琰伏在秦瑱怀中依依不舍,又让秦瑱带上了之前苦鼠苦菜兄妹服侍。

这两兄妹本是淮南难民,因蔡琰心善收到家中。

兄妹受得收养,自是承情,做事颇为卖力。

秦瑱自知妻子担忧,索性便将兄妹俩带在身边。

由是他身边便多了两个小跟班,每日苦鼠负责传话,苦菜负责收拾行李,倒也颇为清闲。

如此一路行至了八月,总算到了汝南边界。

一路上,秦瑱自然没少对诸葛亮打听荆州的状况。

诸葛亮对此,自是知无不言,连忙对秦瑱讲解道:“先生若问荆州之势,便当知荆州三大宗族,一曰蒯氏、一曰蔡氏、一曰黄氏。”

“昔日刘景升入荆州之时,襄阳宗贼为患,刘表便单骑入宜城,与蒯氏兄弟、蔡瑁等共议。”

“后从蒯越之计,诱杀宗贼五十余人,又以蒯越与庞季说降大贼张虎、陈生,襄阳由此而定。”

“此后刘景升便拉拢安陆黄氏而取江夏,以蔡瑁领南郡太守而镇江陵,最终方才掌握了荆州大局!”

“这三家本为大族,今又助刘表夺取平定荆州,功劳甚大,由是势力壮大极快!”

“及至学生前往寿春之时,三家之中已是蔡氏独大!”

“因而此次若是刘表不愿出兵,先生便要先说动蔡氏之助方可行事!”

听着诸葛亮之言,秦瑱自是暗暗点头,这个形势和他了解的差不多!

刘表虽然掌控了实权,三大士族的力量已经尾大不掉。

实则在原本历程中,刘备也是刘表用来制衡蔡家的一个帮手。

蔡瑁对刘备的恨意为什么会那么强?归根究底,是因为刘备是刘表给刘琦找的帮手。

为了保证蔡氏的利益,蔡瑁必然要对刘备杀之而后快!而现在这个时间线他们和蔡氏没有本质利益冲突,如果能说动蔡氏,自是对他们有益无害。

思虑之间,秦瑱又看着诸葛亮笑道:“若依此言,似葛氏这番结亲蒯、庞二氏,又兼黄氏之婿,于荆州已可无虞!”

“何故孔明又要舍近求远,直往寿春仕之?”

虽说现在诸葛亮已经投入了老刘麾下,但秦瑱很好奇诸葛亮个人的想法。

在眼下诸葛家已经攀上了荆州顶层权贵的基础上,孔明为什么仅凭一封信就会前去投靠他们呢?而诸葛亮闻听此言,便即摇头一笑道:

“先生即知其因,何必又以此言试探学生?”

“刘表虽然名列八俊,却是性多疑忌,乃空谈之徒,立意自守,并无四方之志。”

“似此等人,安可为人之君!”

“且今刘景升划地而守,郊祀天地,乃僭越之举。”

“昔日韩德高苦苦相劝,其人始终不听。”

“故士人闻之,便宁可隐居山林,不愿仕于荆州。”

“学生虽止少年,却知我葛氏深受国恩,刘表如此,岂可仕之?”

秦瑱闻听此言,便即点了点头,他只知道刘表祭祀天地的举动,不知道何时发生。

若依孔明之言,恐怕早就已经发生了此事。

由此导致荆州有识之士对刘表大失所望,不再出仕。

其实有时候大义就是如此,不是说有些举动你不能做,而是你要量力而行。

实际上这些士子说是忠心汉室,又有几个真的是汉室死忠?只要你威势到了一定程度,那即便有些僭越,大儒也会为你背书。

反之就是刘表这样,实力不够,又要强行僭越,那在有识之士,就像挑梁小丑一般。

所以刘备之所以能得荆州士人支持,不在于刘备多得人心,而是在于刘备名声够正!

想到此处,他便又询问起了荆州士人的状况。

诸葛亮一听,就表示荆州人才那是真的不少:“自中原之乱以来,诸多大儒南下,及至今日,似颍子严、章陵宋仲子、汉寿潘承明、襄阳綦毋广明、涪人尹思潜等尽皆才名之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