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农具帮忙,今年秋收的效率又高不少,普遍只花两三天就收完。
再一次感受到新农具的实用,边城百姓对沈婼的好感度不断继续攀升。
不过沈婼没有特意开‘天眼’去看,也没任务通知,所以她自个并不知道,秋收时什么都没做的她,又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议。
而且基本都是一面倒的夸。
这个点的她,又开始在算账了。
新一批500万斤的白糖已经有半数回账。
她又入账近十万两银子。
可惜距离百万两的任务还差一大截。
眼看今年就只剩两个月,恐怕是完成不了。
除非南靖国那批白糖正好卡点卖出去。
不过这可能性不太高。
按照路程来算,现在队伍估摸还在路上,恐怕得要下月中旬才能到南靖国。
到了之后还要开店售卖,适应市场,估摸至少也得花上两三个月才行。
她无奈的看着那些任务奖励,有些遗憾。
好在任务奖励除了机械海船制造图纸外,其余也没特别想要的。
反正遂人已经在配合镇北军研究海船技术,早晚也能做出来。
她却不知道,这批糖早就被盯上了,还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十一月第一天,新年还没到,朔关城的边军们便收到新礼物。
襄州制成的第一批棉甲终于送来了。
因为棉花量不足,又是新的东西,所以纺织坊那边磨合了一段时间才顺利上手,耽误了点时间。
按照沈婼提供的图纸,第一批制作出来的棉甲总共有两万套。
分无袖坎肩和护膝。
今年只能抠搜出这两样东西了。
不过这事她还没跟柳知事说。
镇北大将军虽然看计划书时知道有棉花这东西。
但看资料跟纸上谈兵一样,没什么概念。
而且沈婼用木棉花来形容,所以镇北大将军更没概念。
因此等这批棉甲直接被拉到庆和府时,得知消息的柳知事还有些懵。
沈婼只说是给军中做了一批棉甲无偿捐献,他还以为是木棉做的棉甲。
反正绝对不会想到是用蚕丝棉做,只是疑惑她怎么突然给军中捐献棉甲。
直到沈婼说这是用一种新的棉做的棉甲,这种棉花还可耕种,亩产三百斤时,他才露出震惊之色。
一是惊讶于她又拿出新东西了。
二是惊于这东西的亩产竟然才三百斤。
只能说由奢入俭难。
以前亩产超过两百斤就能叫他们惊讶。
现在亩产三百斤着实有些不起眼了。
尤其是从沈婼口中说出。
着实是她种的东西动辄亩产上万,显得亩产三百着实小儿科。
便一时没去注意棉花本身。
直到棉甲上身,感受到那种暖和,他的注意力才从沈婼竟然会拿出亩产这般低的东西,转移到这棉花似乎比木棉还要温暖。
“你说这东西也能种?不会是像木棉一样吧,那得种多少树?”
沈婼失笑,“不是种树,棉花虽跟木棉有些类似,本质却不同,种棉花跟种粮食类似,在地里种就行,不过它的成长期长了些,需要五个月才能采收,虽亩产三百斤,但棉花保暖效果更好,像这种棉甲,一件只需用到一斤左右的棉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