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然。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刘封的表情极为诧异,他愣是看了好几秒钟才反应过来,这个被众人簇拥着,犹如是勾栏之地的那些油头粉面的小白脸是韩武。
“哎嗨嗨嗨。”
韩武故作淡定的笑了起来:“洗洗头、刮刮脸,有点倒霉也不显!”
“有的时候人也得要改头换面,换一种活法活着不是?”
韩武的演技还是非常不错的。
最起码刘封想了想,也觉得韩武说得对。
于是乎便摆了摆手笑着说了起来。
“伯然我弟说得是啊!”
见过了嫂夫人与刘封的儿子刘林之后。
二人来到了正堂,借由刘封的介绍。
韩武看到了他们大汉帝国的还尚在的益阳大长公主!
作为汉帝国正儿八经的宗室大长公主。
即便是年逾七十,依稀可以瞧得出来年轻时候容貌端庄秀丽,气质颇为典雅、皮肤也算是白皙的大长公主。
一头花白但是却又浓密的头发整整齐齐的疏好。
就这样的精神状态,韩武都怀疑有朝一日刘备或许都没了。
她老人家应该还能再硬朗的活个十来年跟玩一样。
“臣御史中丞韩武,见过大长公主!”
就这么一个活宝待在刘备治下。
曹魏集团上下不把刘备恨到牙缝里面那才是假话!
毕竟,刘备与长公主他们多存活在世上一日。
便能更加直白的否定曹魏对外宣传的那所谓的‘忠君爱国’有多么的虚假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曹魏集团一提起来刘备便能恨到牙痒痒的主要原因之一。
毕竟,在他们所有人都竭尽全力的伪造自己的‘忠义’人设之时。
你刘备却拿出来证据否定了这一切。
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以来,三国时期有关谁是正统的法理争夺,活生生的闹到现在都没有结束的主要原因。
一个是走得法理,就是禅让那一套。
另一个呢,走得便是血统情理那一套。
一般来讲啊,在法理与情理之间相互碰撞无法于道理之中决定胜负的情况之下。
便只得走极端暴力这最后一条了。
然后当胜利之后,便由史官记录这么一档子事情,证明自己的丰功伟绩的同时,顺道再贬低一下对方。
捧一捧自己的顺天应人。
而史官记录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人对于他们的评价。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史官节操还是很有保证的,完全不会胡乱记述,通常都是有啥写啥。
充其量就是写点个人的评价,不会胡搞。
当然了,像是房玄龄那种莫名其妙被派去主导休晋书的行为,完完全全的就是被李世民给暗中耍了。
就拿三国志来讲,司马氏一统天下。
司马氏的晋是经由曹氏的魏禅让而来的。
而曹氏的魏国又是经由汉献帝刘协禅让而来的。
在此情况之下,三国志当年所处的创作年代,基本上就是那个大环境,要从各个方面上吹捧曹魏!
替曹魏掩盖那些破事的同时,顺道在贬低隔壁的刘氏与孙氏。
毕竟吹捧曹魏,替曹魏掩盖那点破事,便是换着法子对于自己的吹捧!
而在此情况之下,其实读三国志多多少少的是有一些特别别扭的记载。
就比如说樊城之战。
徐晃一方先是兵不血刃的迫使关羽后撤,然后徐晃因为新兵多,事后接受了来自曹操的支援,兵马加在一起足足不下两万人。
到最后拔除了关羽的十重鹿角不说,还让徐晃给出了长驱直入的典故。
可是仔细一看这场仗的战果便多少觉得有意思了。
投降了关羽的胡修、傅方被斩杀,关羽的军队或跳水死。
啧。似是这种记载其实从总体来讲是极其玩味的。
毕竟你前番描写的徐晃那比韩信比白起都要能征惯战,运筹帷幄。
从头到尾徐晃的心理状态,以及用兵的操作状态描写的清清楚楚的。
可是一说出来具体的战绩,却是己方投降关羽的叛徒被杀,关羽的军队或有人跳水死了。
然后被长驱直入的关羽依旧是牢牢的把持着水道,让你们曹魏数万军团坐视着襄阳的沦陷。
说句实在的,关羽本身单从记载上来看,打的胜仗并没有多少。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抵达荆州的关羽是:先输乐进、又输文聘、再输庞德、后输徐晃,然后输给了吕蒙与陆逊命没了。
尤其是这人生最为详细的一场襄樊会战,还以先胜后败,战死沙场的结局收尾。
然而,即便是到关羽死了,实际上当时曹孙两家高层他的评价就没有低过几次。
且再仔细瞧上一眼襄樊会战便可以发现,关羽的军队压根就没有多少。
刘备入川以及之后数年大战,所用的主力都是荆州兵马。
关羽能以三万人自江陵出发打到襄阳已经属于是超人般的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