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旋律破空而出,宛若晨曦初破云层,照亮暗夜的深渊。
彝族儿女的歌声像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文化密码,每一次吟唱都是对古老传统的虔诚致敬。
张青青的歌声质朴无华,却蕴藏着撼动灵魂的力量,它是山川河流的语言,是风土人情的画卷,每一句歌词都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生活哲学。
在这一片宁静的夜色中,歌声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在地震中受到惊吓的灵魂找到温暖的避风港。
彝族人民总是在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通过歌声传达着对自然的敬畏、对家园的眷恋、对未来的希冀。
这不仅仅是一首在等待黎明前的放松,更是他们精神世界的窗口,展现出彝家人坚韧不拔的性格与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在歌声的引领下,同学们也跟着张青青吟唱起来,歌声在山间回荡,它不再仅仅属于演唱者个人,而是变成了连接每颗心的桥梁,触动着所有倾听者的共鸣。
另一边谭溪宁、王乔明与林毅三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加快脚步向操场的方向靠近。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线划破黑暗,投射在眼前荒凉的景象之上。
视线缓缓移动,操场边上的围墙已经陷落。
那一排虽然破旧不堪,而又承载着无数孩子梦想的教室,如今已成为一片狼藉。砖石碎瓦散落一地,混杂着破碎的课桌椅,以及散乱的书本零落其间。
谭溪宁歪着身子,把头发往后一抹:“刚刚我们大家都看到的,明明有人拿着电筒火走进,怎么现在又没了?”
“我猜了嘛,应该是李村长他们。他们来这里看看么,好把我们的情况告诉上面。”王乔明说着又示意他们往后退,“你们不要靠太近哈,我一个人走过去给娃娃们从宿舍扯点油布出来。”
两人连忙拉住王乔明:“校长,好在现在不是冬天。等天亮以后,救援队应该也到了,你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以身犯险。”
“是啊,我和谭老师是一个意思。”林毅也附和。
王乔明转头看了一眼孩子们,眉头微微蹙起,形成两条淡淡的沟壑:“现在还不是温度最底的时候,我怕……”
林毅从裤兜里找出来一个打火机:“校长,我有火。如果夜里不下雨,应该没问题。”
谭溪宁眉眼舒展开:“能生火?真有你的啊林毅,现在想办法,我们把火生起来就行。”
“才下过雨,想把找到树枝,再把潮湿的树枝生起火来……有点难。”
谭溪宁看了一圈,突然在不远处看到一个大桶:“校长,我们平时篝火晚会用的大桶!真的是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我都没有思考的能力了。我们在火把节的时候,不就是用那个油桶在这边起篝火吗?桶里应该还有油。”
林毅和谭溪宁扶着王乔明就往大桶的方向走去,从地震开始,他们的思想就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平时的东西反而在这个时候就变得想不起来。
“谭老师,你照着路么,我和林老师来搬。”
谭溪宁撸起衣袖:“我们现在要尽快把火点起来,王校长你给我们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