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古代神箭手的故事之呆若木鸡(1 / 2)

鲁国春秋 千里草人 4736 字 1个月前

有意思的是,中华成语库中的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据说与纪国有关。

据说,在西周时期,天子周宣王非常喜欢斗鸡游戏,纪国的训练斗鸡水平是列国诸侯无法比拟的。

其中有一个叫纪渻子的纪国大夫,是斗鸡界的泰山北斗。于是周宣王命令纪渻子专门赴镐京替天子训练斗鸡。

周宣王亲自挑了一只强悍的斗鸡给纪渻子训练,纪渻子受命后认真履职去了。

过了十天,周宣王召纪渻子问道:“鸡已经训练好了吗?”

纪渻子答道:“启禀陛下,再给臣一点时间吧。”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召见纪渻子问斗鸡训练的事。

纪渻子道:“陛下,还不到时候呢。”

周宣王心中纳闷,但在斗鸡界这位泰山北斗面前,他也只好耐着性子。

于是,又等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斗鸡训练的事情来。

纪渻子还是摇摇头,道:“陛下,恐怕还要再等几天。”

周宣王不高兴了,心里想着,你不会在忽悠予一人吧,斗鸡么,关键是看鸡是否雄壮好斗,予一人无非是让你训练一番。

那只鸡,那可是予一人千挑万选出来的,本身的资质极佳,你训练了足足三十天了,怎么还不行?

见周宣王面有愠色,纪渻子一边带着周宣王去参观他的训鸡专用场,指着这些斗鸡对周宣王解释道:

“陛下,斗鸡的训练,关键是要练出斗鸡的内在气势。

而要提升内在气势,必须消除其外在气势。

陛下交给臣的鸡,确实是斗鸡的料,但是臣训练了三十天,此时斗鸡好斗心还是过强,一听到别的鸡在叫就跳,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就叫。

陛下请看,此时它仍旧目光炯炯,外在气势尚未全消。陛下就再给臣几天时间吧。”

就这样,再过了十天,周宣王终于得报说斗鸡已经训练好了。

周宣王兴奋异常,再次亲自考察。却发现自己的爱鸡看上去呆头呆脑,有人走过来,仍旧如气定神闲,呆立不动,两眼微闭,不露声色,俨然就是木雕一般。

周宣王将信将疑,命令立即安排一场斗鸡比赛。

结果,这只斗鸡一上场,任凭对手尖叫示威,就是纹丝不动。

但等到对方扑啄上来时,迅捷出击,准确啄向对手眼睛,一招制敌,取得完胜。

这便是呆若木鸡的成语典故,只是可惜,如今一般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痴傻发愣的样子,成了一个贬义词。

其实,这个成语的形成初意,完全是一个高级别的褒义词,意思就是镇定自若的意思。

纪国给我们留下的故事还有不少,比如纪昌学射的故事。

据说有一个叫纪昌的纪国人,酷爱射箭,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箭术,他决定拜当时纪国第一神箭手飞卫为师。

飞卫冷冷对纪昌道:“等你何时做到盯着事物但眼睛保持一眨不眨了,再来谈射箭的事吧。”

纪昌吃了闭门羹,但他并不灰心丧气,而是琢磨着如何做到盯着事物不眨眼。

回到家里,妻子正在织布,纪昌眼睛一亮,仰面躺倒在织布机下。

纪妻吓了一跳,问他发什么神经,他将求师访艺的事对妻子讲了一遍后,对妻子道:

“夫人,盯着一个静止的事物看,也许很容易就能做到不眨眼。

但如果盯着一个正在运动的事物而眼睛不眨,难度会大一点。

为夫既然是用心学习箭术,那就把目标定得高一点,选择难一点的去做。

从今天起,夫人你织布,为夫就陪着你织布,一边陪夫人,一边训练自己的定力。”

原来,纪昌看中了妻子织布时需要不停踩动踏脚板,这在家里是最司空见惯运动着的事物了,随手就拿来练习不眨眼睛的技术。

果然,纪昌整整练习了两年,居然能够做到无论妻子如何跳动脚踏板,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且不眨一下眼睛。

甚至到后来,不管是风沙吹进自己的眼睛,还是锥尖刺入自己的眼眶,他都能做到不眨眼。

纪昌兴冲冲去求见飞卫,结果飞卫再次冷冷道:

“关于眼睛的定力,你勉强算是入门了,但这对于射箭的要求还远远不够。”

纪昌虚心道:“请老师不吝赐教。”

飞卫道:“如果你能够做到用眼睛看细微的东西如同看到大东西一样清晰,看模糊的东西如同看明显的东西一样容易,你就可以开始练习射箭了。等你做到了后,再来吧。”

纪昌回家后,捉了一只虱子,再用了一根从牛尾巴上拔下来的毛系住这虱子,悬挂在窗口。

自己则远远站到一边看虱子。

一开始,虱子隐隐约约细不可见,但纪昌每天坚持盯着虱子看,终于有一天能够看清了虱子。

一个月以后,纪昌眼里的虱子已经非常清晰了,感觉上也比第一次看到的要大了不少。

就这样,纪昌每天用心苦练着,单单是看这只虱子,他整整看了三年。

结果呢?

在他妻子看来,几乎不可见的这只细如芝麻的虱子,在纪昌的眼里,居然如同车轮般大!

纪昌再用去看远方放着的鸡蛋、打水用的木桶等稍大的物体,结果在他的眼里,这些都如同大山般巨大。

纪昌兴冲冲再去找飞卫,飞卫听了纪昌的训练情况后,捋着胡须欣慰地对纪昌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